第十三卷、再进越南_三百六十二、明军压境(3 / 3)

朝,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光是北方的几个蒙古部落就够他忙乎了,他哪有心思去整治什么安南。这不都是被这个黎季逼到这份的吗?

换到现代的我们,七九年正是中国**新起的年代,百废待兴,万事待举。如果不是小越南叫嚣着称霸亚洲,一个劲地贬中国。中国也不会对他们动武。就是动武,也只是教训他们一痛拉倒,没有半点侵占的意思。

可是,到今天还有人把那段历史定为侵略,其出发点真是错之又错。他也是照搬照抄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典故。如果弄清楚这段历史,我相信他们会有一个新的看法。

大军刚到龙州,朱能就病死了。

恰巧这个朱棣在京城看了天象,对大臣们说,“西征军队令人担忧,朱能自身难以幸免。”

朱棣说过这话不久,边关便有快马来报,说朱能病死。

朱棣虽然估测到,但还是吃惊不小。在悲痛之余,任命张辅为大将军,代替朱能指挥军队。

张辅是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大将张玉的儿子。正应了那句话,将门出虎子,此话一点不假。

张辅接过指挥权后,率领大军从凭祥出发,经过城垒阁,直逼隘留和鸡陵关。

安南守军见明军到达后,还想采用老办法,用石头加固城墙,在狭窄道路上挖陷阱,埋竹签,准备死守。

这时候,明朝的火器可是世界第一。火枪火炮发挥到了极致。有这么好的武器,张辅才不会用人去拼。

一声令下,十几门大炮一字排开,对着隘留关一阵猛轰。

长其处在蛮荒之地的安南人,长期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竹子做成的长矛,连铁尖头的都不多,更别说这些火枪、火炮了。

炮声一响,隘留关上的安南军队吓的魂飞魄散,四散奔逃。

炮火打击一结束,端着火枪的明军又时一个冲锋。没有逃走的安南军便全都死在了枪下。

悬殊的战斗力,很快便分出胜负。

隘留关一下,鸡陵关也就不费什么吹灰之力,很快也被攻下。

这时张辅就想,黄忠也带着五千人的队伍,怎么一战还没战竟被安南人打成那个样。不仅损兵折将,连自己的命都没了。看来,武器不是主要,关銉还是人在起什么作用。

拿下两关之后的张辅并不急着朝安南内地进攻。他想先用攻心战术,让安南人投降,这样,也就会减少士兵的伤亡。

另外,出了两关之后,前往安南的道路基本都是夹在两山之中。在这样的险地,明军的火力就是再猛也很难发挥作用。这些属**的安南人,只要往深草、丛林中一猫,你还想去哪找人。即使是大炮再厉害也打不着人啊!所以,张辅听从了朱棣的告诫,决不贪功冒进。

张辅把大军扎在两关后,开始派人向安南国内传榜,历数黎季二十条罪状,同时告谕安南人民,表明朝庭要立陈氏子孙为王的意图。

张辅相信,只要这样的榜文发到安南国内,不信那些倾向与陈氏王朝的人不起来支持。除非,陈氏人缘混的太差,德性不即,没给人民留下好印象。

宣传工作做足之后,张辅便带着大军继续前行。

张辅派出的尖兵侦察完前面的道路后回来报告说,前面道路险峻,在两山之中都要安南兵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