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夺回老山_一百九十一、跟踪追击(3 / 4)

一点没觉得害怕。这些特工都是老兵,又经历过无数次战斗。与美国大兵面对面的拼杀都不知进行了多少场,他们又怎么会怕这些中国炮兵。何况,这些中国军人看上去又都是些没有战斗经验的中国小兵。

敌人这一特工组的小组长叫胡振北。此时胡振北太兴奋了。如果他先拿下这个阵地,就是他死了,在越南的各个大小报纸上也会有他的名字。他就是越南人的英雄。

于是,胡振北昂奋地对其他四人说,“把手雷先准备好,下去之后,先砸它一顿。砸的差不多了,再用枪扫。”

七里卡嚓地一阵忙乎,五个越军特工全都准备好了。

“下山,消灭北寇。”胡振北一说完,五个特工便缓缓向前,摸爬着,慢慢下山。

此时,在我军炮阵地上,很难见到有值班的哨兵,拿枪的军人更是没有。

等李森在山项上一出现,在很远处,他通过望远镜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怎么连个哨兵都不放,一点警惕性都没有。”李森急了,“真是混蛋,其他人呢,你们有枪啊!枪哪去了?”

按照当时的装备,一个炮兵连虽然步兵武器少一些,但每一个班最少也要有两支枪。一支冲锋枪,一支半自动,基本上都是由班长和副班长背着。

看来,也许是这些炮兵们光顾着**了,也许是他们在国内,根本就没考虑到有什么危险。何况,现在又是炮击的最火热阶段。所有人都投入后,还感觉人力不足,又怎么舍得闲下人来,呆着。

这时的炮阵地,火的不能再火。只见这些军人们来来回回地跑着,动作者。装填的装填,操炮的操炮。就连那些后勤人员,炊事班的也都上来帮忙了,谁还顾得上吃喝。

按常规,每发炮弹从弹药箱取出后,必须擦掉上面的黄油。别看射出一发炮弹一拉就完事了,可装拼起来,擦净上面的油渍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事前得充分做好准备。如果是按数量发射还可以,一旦超标了,就要临时找人擦。炮手们忙着**,当然没这个时间,那就得其他人帮忙了。

营里的干部还不糊涂,他们也按规定设置了岗哨。可这几个哨兵一看大家都在忙乎,自己站在一旁看热闹也不是个事。于是便把枪放在一边,也跑过去帮忙。因此,阵地上就等于没有闲着的人,或者说是没有保卫阵地安全的人。

李森看到这个场面这个急啊!眼瞅着敌人就要动手了。

这时的炮阵地还算侥幸,就是因为那个叫胡振北的特工小组长下的命令不是射击,而是要近距离投弹。如果不是投掷手雷需要近距离的话,只要他们在半山腰上扫上一阵,估计也会有大批战士阵亡。

敌人的这招并不失算,在山上射击故然很快便能把战斗打起来。但这样便惊动了炮阵地上的人。一旦中国军人发现后,用几十人对付他们五人。敌人获胜的把握很小。如果近距离投弹,那效果就不同了。因此,胡振北的方式还是毒辣。

五名越军特悄悄前行,每人手里都握住了打开保险的手雷。只等着距离差不多时,一声令下向前投了。此时,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前边,谁还有精力去回头看看,看看身后有什么情况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事出意外。一个去偷袭别人的人,怎么会想到身后还有人偷袭他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只是成语,那能到处都用。可现在却恰恰如此,李森他们当了一次很大的黄雀。

五个越军特工把胜利全景想的非常之好。

他们认为在我军的炮兵阵地上没有中国哨兵的警惕,而且所有人都在烟雾笼罩下,他们又把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大炮上。那自己还怕什么呢!只要别弄出过大的响声,悄悄地摸过去,准确地把手雷投过去,在中国炮阵地上,准能响起一连串的鞭炮声。如果再把那些炮弹引着,那这里可有好看的了。满天的烟花不想看都不行。那些彩色的线条,优美的景像准能从山谷中蹿起来。不仅是中国,恐怕在世界上都能来个大震撼。

此时,胡振北想起了七九年二月份他们偷袭中国野战医院那场战斗。类似的情形非常相似,他们就是利用这种偷袭方式,打了医院措手不及,那个担任警戒任务的警卫排,在稀里糊涂之下便全军覆没。一个医院没有一个人活着出去。现在回想起来,胡振北又找到了那种带着野狼扑免的感觉,简直是“爽的不能再爽。”

五名特工距离炮兵阵地越来越近,眼看着他们就要扬起手雷,只等着胡振北一声令下。扔出手雷后,再向前狂奔狂扫,打中国军人个措手不及后,再一路横刀立马,把这些大炮一个个炸翻。他们要用五个人的代价,创造出毁灭中国军队一个炮兵营阵地的战果。

胡振北举起了右手,刚要张嘴喊,突然发现,在他的背后,在山顶上,有人居高临下地射过一批弹雨。

随着一阵步枪身击声,胡振北只觉得在他的身前身后有无数颗石子飞起,草枝草叶遍地横飞。等他转头想向后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时,只觉得身边的两个同伴忽然倒下了。不仅倒下了,在他们身下,还呼呼有两股浓烟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