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光刻机(1 / 2)

“来,今天给诸位接风洗尘。”

一周后,江浩再次回到呆北市,在酒店给梁梦松和几位离职的干部,接风洗尘。

台机电眼看局势失控,对于那些去意已决的人,直接快刀斩乱麻,两三天就办好了离职手续。

众人满脸笑容,举杯齐饮。

“梁先生……不对,现在该称呼你为梁总了。”江浩放下酒杯,微笑看着梁梦松,“谈谈你的下一步计划吧?”

这话一出,包间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都翘首看向梁梦松。

梁梦松早就通盘考虑过,胸有成竹的道:“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新厂体系架构和筹建进度表。”

说着,他从公文包掏出一份资料,摆在江浩桌前,“首先是建厂,前几天您带我看过浦东开发区,那块地不错,我没有异议。”

“其次,是购买设备,和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我一点也不担心,无论是品质部还是生产部,都有资深的主管离职。”

“最让我担心的,就是购买设备的问题。”

提到购买设备,所有人变得严肃起来。

内地受瓦森纳协议限制,许多设备都在禁运条例内。

江浩自信一笑:“设备问题不大,随着这两年世贸谈判,一些国家放宽了设备限制,华虹目前在内存生产方面没有问题。”

梁梦松摇了摇头:“内存与芯片代工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尤其是消费电子类的高尖端的处理器,对芯片大小和功耗很敏感,要求制程越来越小,英特尔今年下给台机电的奔腾III,采用的就是0.25um工艺。”

江浩深以为然,但也不着急,“没关系,我对诸位有信心,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锤子科技的新手机采用的集成芯片方案,并不需要0.25um工艺。”

梁梦松依然严肃:“以我的判断,手机行业的发展,会逐渐向小型化、智能化演变,这对芯片制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江浩一听,微微颔首。

梁梦松的战略眼光很准,精准的洞悉了未来手机行业的趋势。

“那你有什么需求?”江浩问。

梁梦松抽出一页资料:“这份清单上的设备,必须弄到手,尤其是光刻机。”

光刻机?

江浩心中一动。

梁梦松的话,忽然提醒了他。

经历过后世的米国芯片封锁站,江浩自然了解“国之重器”光刻机的战略地位。

什么是光刻机?

打个比方,任何电器能工作,是因为电脑内有一块绿色的PCB印刷线路板,将所有元器件的电路链接起来。

同理……

芯片,就类似是一块线路板。

只不过,这个芯片或许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却需要在上面连接1000万,甚至上亿的零件。

像大家常见的电脑主板、手机主板的【线路板】是怎么印刷的?

那是厂家将一块块PCB板堆叠,然后用工艺将铜层腐蚀掉,留下专门的电路通道。

但芯片不同。

芯片太小了。

线路太密了。

哪怕是用几百倍的放大镜也无法去做腐蚀工作。

因此……

芯片,采用的类似老式照相机的【曝光】方式,来腐蚀掉保护层,留下需要的线路层。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去照相馆拍照时,摄影师是不是要打开灯源,再躲在黑色幕布后的摄像机面前按一下。

对……

光刻机复杂,就复杂它需要一个精准到比头发丝还细百倍千倍的曝光系统和聚焦镜头。

这对光刻机的光学和电子系统要求极高。

因此,最早的光刻机,都掌握在东瀛的照相机厂家手中,比如尼康、佳能。

只有相机厂,才会专注研发高精度的光学镜头。

但后世,高端光刻机仅ASML能做到3纳米制程。

许多人并不知道

ASML是88年才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它之所以能在短短30年,就占到市场份额的80%,把曾经的王者尼康和佳能几乎赶出来高端市场。

ASML之所以强,并不是它掌握了黑科技,而是日资厂有个毛病,喜欢什么东西都自己研发。

ASML则不同。

它是模块化组装,镜头是蔡司的,控制器买菲利普的,最后一组装就完成了,研发精力更集中在精度上。

更重要的是……

ASML抓住了一次飞跃节点。

在02年前,光刻机的龙头企业,一直是尼康和佳能。

在这之前,芯片制程卡在了157纳米关卡。

影响制程的关键,就是【微影】

简单说,就是如何缩短光束波长,来精准的定位线路。

业界一直采用的都是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