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赶尽杀绝啊!他可以取消订单,我们可没法取消订单!”
“没错,供应商那都让备了50万套的货,一台原材料成本就要500多块,光原材料就要2个多亿啊!这钱谁来出?”
“还不止呢?咱们之前出货的加上产线的,至少有十几万台,如果官司打输了,还要赔钱,我看至少有3、4个亿的损失”
听到4个亿的损失,许多人脸色大变。
起诉!
退货!
库存挤压!
一个接一个噩耗,压的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许多人脑海中都闪过一个绝望的念头:
“锤子科技,恐怕要完了!”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作为明星企业,锤子科技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媒体放在放大镜下分析。
首先反应过来的,自然是在米国有分社的唐华社,第二天就刊登新闻:
《锤子科技出征海外受挫!》
很快,其他媒体纷纷跟进:
光明日报:
《锤子科技出海,水土不服!》
蓉城日报:
《水仙电器转型,遭遇当头棒喝!》
扬子日报:
《版权保护,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
而江浩的死对头,上京报更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
《锤子科技遭遇三重危机,背负5亿损失,亚历山大!》
写文的正是对江浩怀恨在心的猥琐记者,大肆在文中煽风点火,夸大危机,指鹿为马,比如说:
明明是锤子科技研发了mp3,却指责锤子科技明显抄袭、侵犯专利,才被国外企业起诉。
更夸大其词,用一种悲观的论调分析,这两场官司必输无疑,参考唱片工业协会之前起诉的赔偿金计算,锤子科技的赔偿金高达2个亿!
加上原材料和成品损失,这个窟窿预计7个亿!
这文一出,如同火上浇油,让原本惶惶不安的供应商彻底慌了,资本市场反应更直接,第二天开市,直接砸出一个绿油油的跌停板。
无论是股民,还是供应商,都是一片哀嚎。
就在众人期待锤子科技出面解释时,江浩却低调的来到虹桥机场,坐上了直飞米国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