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擅长伪装的安禄山(3 / 4)

安禄山当做是圣人。

花木兰又问道:“公子,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坐山观虎斗。”

张华故意放走唐军,不作追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唐军与安禄山交战,消耗双方的实力。

八万唐军攻打华山镇,损失只有数千人,主力尚存,谁也难以灭掉这支唐军,除非让这支唐军与安禄山的大军消耗,才能削弱其兵力。

“这回会有一场好戏了,我们只要看戏即可。”

张华发现大唐乱了之后,治疗伤兵,积蓄力量,等待出兵的最佳时机。

坐山观虎斗的机会,并不多见。

“差点就被后生活捉了。”

黄忠在大战结束后,气喘吁吁,老骥伏枥,体力不济。

薛仁贵确实狠,凭借年轻武将的体力优势,交手时不给黄忠片刻喘息的机会,明显是想要尽快耗尽黄忠的体力,然后活捉黄忠。

要是三国的黄忠被唐朝的小将活捉,那么对黄忠而言,将会颜面无存。

“此人勇冠三军,将来若是可以招揽到麾下,那就好了。”

张华在觊觎唐玄宗势力的众多部将。

无论李道宗,还是薛仁贵、契苾何力,都是盛唐名将。

其中,薛仁贵的名气不小,武力也最高。

“快,攻下内城,否则唐军主力将至!”

长安城内,安禄山已经状若癫狂,身上的肉山在颤动。

安禄山散布出去的斥候,已经获悉唐军主力回师。

在发现张华根本没有追击唐军主力之后,安禄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不是很妙,于是催促手底下的胡人士兵加紧攻城。

一群大力士抱着圆木,撞击内城城门,城门剧烈颤抖,摇摇欲坠。

长安城刚刚升级为小型城池,还没来得及建造翁城和其他城防设施,在安禄山大军的攻势下,大有失守之势。

李白与唐军武将并肩作战,斩杀登城的胡人士兵,但目睹越来越多的胡人士兵登城,越发感到无力。

集结在长安城的胡人士兵可能已经达到了二十万!

安禄山的五万铁骑也不是被唐军轻易屠戮的缺少装备的羌人,而是五万精锐。

如果唐军主力在长安城,还能驱逐安禄山。

此时唐军精锐都在边境,安禄山绕过要塞,长驱直入,直取唐玄宗主城,让唐军难以及时回援。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内城城门也告破,胡人骑兵挥舞马刀,攻入内城。

守门的唐军武将用鹿角、刀车堵住城门,还在力挽狂澜。

“陛下,胡人攻破城门!”

“朕有愧于高祖、太宗等人,只能以死谢罪了。”

唐玄宗拔出佩剑,在内城城门被攻破之后,决定自刎谢罪。

“陛下,不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有十万大军在外,安禄山不敢对陛下乱来!”

唐玄宗的文臣武将,纷纷劝阻唐玄宗。

虽然安禄山攻破长安城,但损失的唐军不多,唐军主力还在勤王途中。

这些文臣武将认为只要唐军主力尚存,那么安禄山忌惮于十万唐军,一定会因为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杀了唐玄宗。

唐玄宗表情挣扎:“可是我乃是大唐的天子,岂能成为胡人的俘虏……”

一个御林军骑兵疾驰而来,滚落下马:“陛下,薛仁贵将军已带领骑兵,昼夜兼程,返回长安!”

无论唐玄宗还是姚崇等大臣,此时表情都精彩至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薛仁贵带领骑兵,连夜疾驰,杀回长安!

唐军主力全部回援的速度太慢,为了尽快为长安解围,薛仁贵带领骑兵作为先锋,率先抵达长安。

只是薛仁贵还是稍晚一步,因为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攻破外城。

还在外城抄掠的胡人士兵没想到薛仁贵进军这么神速,没有反应过来,薛仁贵的御林军骑兵已经杀入城内!

“滚开!”

薛仁贵挥舞方天画戟,斩杀沿途的胡人士兵!

铁蹄纵横,将阻挡在前方的胡人士兵践踏成肉泥!

胡人士兵毫无防备,遭到御林军碾压,死伤千余人!

熟悉道路的唐军骑兵一路向前疾驰,从外城门杀至内城门,冲击拥堵在内城门的胡人士兵!

薛仁贵的白色披风早已经变为血色,方天画戟横扫四方,手刃数百胡人。

“是薛仁贵!”

“此人天生神力,不可抵挡!”

羌人部落被薛仁贵等唐军武将带兵灭了一半人口,将薛仁贵视为战神,此时见薛仁贵到来,吓得落荒而逃。

契丹、白狄、羯人、奚族等胡人对唐军似乎也有所畏惧,在羌人撤退之后,这些胡人组成的联军军心动摇。

“唐军先锋已至,难道唐军主力就在后方?”

安禄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