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求援(1 / 2)

半空中,风云残卷,宛如龙卷席卷而来,威势骇人。

曹豹所化作的豹影眨眼间便被夏侯惇的风卷残云所撕裂开来,化作无数碎片,飘散在虚空之中。

正当曹豹为夏侯惇的可怕实力而感到震惊不已时。

紧接着,一道残影突然闪现到其身侧,锋利至极的破风刀挥劈砍下。

铮——

金色刀芒飞射而出,空间都因此巨力而产生丝丝裂缝,逐渐撕裂开来……

眼见曹豹就要因此而身死道消之际,一道纯白色的精纯枪茫飞泄而出,挡住了夏侯惇的巨力,也因此救下了曹豹。

曹豹摊在地上如一滩烂泥,大口的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

刚刚他就像是在鬼门关前走上了一遭!

另一边,夏侯惇的眸中流露出困惑之情。

是谁?竟能挡下某的一击!!

抬眼望去,却是挡在陶谦身前的一名白衣白甲俊秀武将,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

其手持一柄白杆枪,挥动之间隐有白龙虚影出现,实力不容小觑!

“汝乃何人?!”夏侯惇声如洪钟,大声喝道。

“下邳陈登是也。”

俊秀将领凝声喝道。

旋即领军杀向夏侯惇,夏侯惇自然也不怕他,挺枪冲锋。

蓦然间,

喊杀声随着两军对决震天动地,大地颤抖起来如同地震一般。

一百步。

五十步。

越来越近了!!!

轰隆——

身体撞击在一起的闷哼声轰然响起,兵刃交接而产生出阵阵火花,极为绚丽。

夏侯惇打起仗来如发了疯一般,速度极快,枪动飓风般卷动数百着徐州兵倒飞出数丈之远。

两军皆乱,随即各自收兵。

陶谦在亲卫军的护送之下回到了了城中。

殿堂之上。

陶谦观摩众人神色,见不少文官流露出退意和惧意,心中不满。

想着应给众人加上一针强力剂,如此方能让众人全心全意的防御曹贼之兵。

旋即眼珠子滴溜溜一转,

忧愁的朝着众人拱手计议道:

“曹兵势大恐难以抵挡,吾愿自缚前往曹操营帐内,任其剖割。

这样方能得以救徐州一郡百姓的性命。”

言语未绝,座下一人上进前言道: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府君勿要再言此事!!”

“府君长久镇守徐州,早已深得徐州百姓的感恩。

如今曹兵虽然势力庞大,但却未能立即攻破我方城池。

只要府君与百姓们坚守勿出……”

顿了顿,那文士再次拱手说道:

“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那曹**无葬身之地!”

闻言后,众人心中大惊,随即便问计将安出。

献计之人原本乃是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糜竺家财万贯,数代人都是郡中富豪,据传糜家之中堆积的财物足以支撑天下任意一位诸侯的花销开支数十年。

有了钱若没有官,那么这样的富商对于官员而言终究是待宰肥羊,养肥了就杀了吃。

因此糜竺后来又想办法把自己弄了一身官职,现在在徐州是一位别驾从事。

管职虽然不高,但是家庭财富却是有了保障。

古代富商的社会地位排名最末尾,连农民都不如,这也是为什么无数富商钻破了脑袋都想要得到一官半职。

此外,

糜竺乐好广舍家财,以此来接济贫穷之人救助苦难之人。

目的也很简单,堆高自己的名气,以此来保财和发财。

所谓保财自然是为了让这些百姓和官员认为自己是义商而非奸商。

所谓发财就是一旦自己有了名声,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义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来购买自己的货物和产品。

跟今天的品牌效应有些相似,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回到现在,

糜竺向高位上的老者陶谦献计答道:

“主公,徐州地处各州交接之处,上连青州,东接兖州豫州,下连扬州!”

“如今东面的曹操攻打我们徐州,我等可寻求外援来相助!”

“可向北请北海孔融起兵相助,向南请扬州龙辰相助。”

“两股大军一旦前来,定教那曹贼之兵有来无回啊!”

沉声片刻,糜竺又抬手抱拳道:

“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此外,主公可再派遣一人往扬州寻求刺史龙辰处求救。”

“若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闻风丧胆,即刻退兵矣。”

曹操来势汹汹,徐州之兵又久处安乐之中,并无太多战事,因此战力并不如曹操之兵。

再加上曹操麾下猛将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