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兖州,曹操之变(三千)(1 / 2)

“主公,当务之急还需安抚城内百姓,以恢复长安元气,重现盛世之状。”

“同时结纳贤才豪杰,以壮自身势力。”

贾诩捋着短须轻声说道。

哪料到龙辰微微摇头,轻声道:

“文和之言不无道理,然而吾并没有在长安城长期蛰伏的打算。”

贾诩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不解的回道:

“主公,可……可不在长安那在哪里呢?若是洛阳倒也可以。”

“毕竟洛阳城乃古都,汇聚天下龙气,只不过……洛阳经董卓之事后,已然被一把大火燃做了一片焦土。”

“如果主公想要重回古都洛阳的话,还需要派遣工匠再次打造装修一番。”

听到这里,龙辰哈哈一笑,连连摆手,开口道:

“文和啊,你误会了,我既不想留在长安,也不想迁都洛阳。”

“吾欲迎接天子回到扬州,定都秣陵(今南京,东吴建业)。”

闻言后,贾诩顿时陷入了沉思。

他之所以认为龙辰会在长安或者洛阳,是因为惯性思维。

这两座城都是古代帝王建都的王霸之地,影响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然而现在龙辰却想抛开这一层关系回到扬州秣陵,实在是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当初董卓夺得天子刘协之后也没有回他的老巢凉州,而是继续在洛阳发展。

龙辰没有走董卓的老路……

龙辰见贾诩眸中绽放出惊奇和沉思之色,开口解惑道:

“汝可知十九镇诸侯讨董之事?”

此言一出,贾诩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所在。

与其留在司隶州孤立无援,不如回到扬州安稳发展壮大。

扬州是龙辰的发家之地,境内的安全性要远超司隶州。

“主公思虑之深,在下汗颜,不过若是回到扬州,那天子所能发挥的效应将受到限制。”

贾诩之言不无道理,不过他却不知道龙辰手中握有传国玉玺,即便是都城不在洛阳或是长安。

那也有极大的天子圣威,可令天下诸侯敢言而不敢怒!!

聊完此事之后。

龙辰紧接着与之商讨西凉败军该如何处置。

“文和,这西凉大军虽然各个都是身体素质作战能力极好的士卒,但西凉人心未收,若将之划入我的麾下,我担忧会出现兵变,或是影响军队的纯洁性。”

闻言,贾诩在牢狱中来回踱步,旋即定住了身子,拱手正色道:

“此事若想解决,也简单。”

“只需将西凉军的领头羊收服,令这些人去军中做思想工作,便能轻易收获十几万的西凉大军。”

顿了顿,贾诩的眸子深处流露出一抹狠辣,拱手进言道:

“主公不是有血咒这个技能吗?何不对西凉叛军主帅之一进行使用,如此一来即便不听话也得乖乖听话了。”

“文和所言极是………不过……血咒的施行具有条件限制。”

龙辰回道。

若要使用这项技能的话还需要在一个月以后才可以。

既然如此,那便一个月以后再离开长安,回到扬州大本营吧!

反正扬州内有戏志才和其他猛将镇守,保扬州无恙倒是没有问题。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龙辰也可以在长安城内安抚百姓,贴布告示,以试探民心如何。

至于西凉军主帅的人选,龙辰的心目中已经有一位了……

……

……

在远隔长安数万里之外的兖州。

兖州的地理位置大体位于古黄河和济水之间,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西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东南部。

这里土壤肥沃,沃野千里,良田千顷,天下粮草近半出自于此。

而这一地理条件也导致兖州州内人口繁密,数量众多,乃人口大州。

兖州境内又一位大人物。

他便是前些日子里大破青州作乱的数十万黄巾军的曹操曹孟德。

前不久,

青州聚集了数十万的黄巾军,犹如死灰复燃,在青州卷起滔天之势,百姓深受黄巾之祸害,苦不堪言。

本指望朝廷出兵救援,然而当时龙辰正欲李傕郭汜作战,何来援兵啊!

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后镇守在兖州东郡的曹孟德见此良机,便发兵青州,势必要破除青州黄巾军。

发兵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为了壮其声势,让天下之人皆闻曹孟德的威名。

其二为了收获人口兵源,青州的黄巾军数量庞大,在乱世中对于诸侯而言人口比黄巾还值钱。

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

最后果不其然,

曹操从青州开始追击驱赶黄巾贼兵,一直追到了济北。

最后降者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