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章 世青赛历史上最激烈的第三棒(第一更~~~)(2 / 3)

张培猛在下弯道渐渐摆脱了向心力的影响,因为过了顶弧后,这个方面的影响就会大幅削弱,这个时候张培猛也可以全力发挥。

在朝阳体育中心几万国人的观众中,张培猛在下弯道即将交接的前夕

杨剑“张培猛距离前面只差一个身位。”

刘祥“张培猛”

杨剑“超过了张培猛最后超过了俄国选手米哈伊尔伊德里索夫”

刘祥“看看交接棒。”

杨剑“交接棒不错,梁佳宏启动,交接成功交接成功”

张培猛看到自己最后成功追了一个道次上去,心里松了一口气,并且慢慢停下了跑动,目光随着前面急速远去的梁佳宏而去。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剩下的就看他的兄弟们了。

梁佳宏在这一道大直道碰到了不少对手。

牙买加队开始发力,第二棒的雷马尔多罗斯这里跑得飞快。

接力和单纯的100米单项不同,你会发现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看看分段数据就会发现,很多跑得原本没有那么快的人,一旦进入了接力,仿佛进入了“zone”当中,会跑得更快,甚至比一些百米成绩比他们好得多的人要快。

这就是交接,启动,预跑,技术衔接的优劣了。

接力跑的技术环节,比重更大了些。

这一棒牙买加的雷马尔多罗斯一口气反超了前面好几个,已经把牙买加队从后面带到了前三。并且在紧紧追击前面的米国队和中国队。

米国队第二棒是戈登麦肯齐,“国服王者级”选手,接力跑是强项,梁佳宏的交接,启动,预加速,都比他们逊色些,这是因为国内以前对于接力长时间不够重视,比赛经验太少所致。但是

梁佳宏咬住了他。

也咬住住了还想要往前面追赶的牙买加第二棒雷马尔多罗斯。

加上前面他反超了枫叶国和德意志,表现相当不错。

这让整个朝阳体育中心都开始自发欢呼,都不需要现场dj来组织发声。

咬住啊,佳宏。

袁郭强也在主教练的观赛区域,双手抱胸,微微抿嘴,看着梁佳宏这一道。

如果梁佳宏这一棒没有脱节,没有被甩开太多,那么后面,起码是一块奖牌保底。

因为后面两棒,袁郭强有绝对的信心,那才是中国队最强的两棒。

杨剑“梁佳宏加速,速度不错,速度加起来,超过前面的德意志第二棒。”

刘祥“梁佳宏加速”

杨剑“又超过了一个压过枫叶国,现在中国队第三”

杨剑“第三棒交接,这将是整个接力赛的核心比拼区。”

刘祥“第三棒,交接”

别觉得刘祥变成了“复读机工具人”,事实上现实中,嗯,他也是经常这样做。

而且这样的解说配合杨剑,还真有种气氛渲染,听起来十分的有层次和感染力。

因为是个人现在都能听得出来,刘祥已经是完全投入了进入,这种观众视角,有时候正是大家伙需要的感觉。很容易和普通观众产生带入和共鸣感。

梁佳宏最终也只守住了第三的位置,但这已经让人很意外。

毕竟以前看咱们的接力比赛,都是第一二棒就开始处于下风,解说员的说法就是“不要放弃”“还有机会”“不要气馁”。

现在呢,即便是一二棒,也不会弱了太多,起码可以在前四分段和国际强队强强对话。

正面交手。

这感觉很黄硬粗。

而且现在前三没有了一个白种人的身影,那么还真是对得起“黄硬粗”这个称号。

起码大家觉得,你能和米国和牙买加接力队跑成这样。

已经对得起我们在场边给你加油呐喊,喊沙哑掉嗓子。

其实国人们有时候也是可爱的,只需要你打出自己的精气神出来,即便是无法拿到第一第二,大家也会觉得给你加油值了,你值得这份呐喊。

朝阳体育中心已经是气氛高涨,大家都在等待第三棒。

因为看到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了。

从第三棒开始,才是咱们的优势棒次。

这个时候才是展现咱们中国速度的时候。

苏神看到了逐渐接近的梁佳宏,脑海中开始分析预判后者的速度和剩余体能状态。

逐步启动。

蹬地起腰。

一边跑一边把手朝着后面伸了过去。

梁佳宏每次都觉得给苏神做交接,十分的舒服,就像是对方引导着自己交接。

并且对于自己的状态和余力判断,极其精准。

仿佛面前就不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而是一个在大赛熬打了几十年的超级老将。

梁佳宏快速逼近苏神,牙买加和米国的第三棒也开始准备交接。

五米。

四米。

三米。

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