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天启七年(3 / 4)

“好,就这么定了。”

“如此,属下告退。”

满桂满意的笑道:“去吧,去吧……”

钱到了他这会儿,虽然已经是一个数字,但没有人嫌钱多不是。圈地置产不香吗?而且他家大业大的,怎么也得为子孙后代多多筹谋,才好对的起列祖列宗啊。

王言回到驻地休息一夜,第二天直接就把他亲自带的三百人提到五百人,他是知道历史的。把朝鲜打服,把毛岛主赶回皮岛之后,皇太极就会打锦州、打宁远,也就是袁大督师的第二战,宁锦大捷……

皇太极之所以干朝鲜,就如他之前说的,就是为了稳固人心,稳固地位,也能为干大明扫一扫后患。毕竟皇太极是眼看着的,哪回他们跟大明干仗,朝鲜都他妈的在后边搅和,真真是烦的很。更不要说,还有个毛文龙更烦人。

而与历史不同的是,这个冬天王言的战果太辉煌。毛文龙打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王言去三次影响大。

这段时间,整整没了两千多战兵,被屠的成年壮丁更是不计数。而且他们派了那么多兵马出来抓人,被吊着溜了三个月。那军队一调动,后勤的物资钱粮比水流的都快。普通民众也是人心惶惶,就怕人家过来屠杀一番。

当然被杀了那么多的成年壮丁也是有好处的,毕竟男人都是一家之主嘛。现在被王言弄死了那么多,剩下的孤儿寡母的也活不下去,所以……这个冬天,有幸没被杀的男人是一边胆战心惊的害怕来人整死他们,一边又快乐的……

说实话,皇太极甚至动了合村并镇建城的想法,只是正值冬天,加上后勤压力太大顶不住,这才没能成行,要不然还真说不好。

还要加上本来旗人对掠来的汉人就不咋滴,动辄打骂苛待,时间长了也有那个实在活不下去,就是要干一把的选手。不时的,内部就有点儿叛乱发生。

而且本身八旗内部就是错综复杂,毕竟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互相讲究、算计呢,要是手里有点儿权力,有点儿兵马,那不是更乱套。

再算上大明一直在那屯田修堡垒,虽然面上一直是在和谈,但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要干他们的。

所以后金形势也不太好,内忧外患,矛盾重重。

和朝鲜这一仗,皇太极是不得不打了。之前说的那些原因都是正常战略,主要原因是他们手里没有钱了……再这么继续下去,都不用大明来打,他们自己就分崩离析了。

话还得说回来,皇太极知道是大明的人干他们吗?他必定是知道的。就是一开始怀疑是蒙古那边动的手脚,后来骑兵对冲的时间长了也发现了,战斗力不一样。

袁崇焕不知道王言这边暗中在背后搞破坏吗?当然知道。在敌方安插个细作打探打探消息,那不是最基本的吗。就是或许不知道具体是那支部队调动而已,但人家能上位肯定不是傻子。

如果这把宁锦之战守住,那么他一点儿问题都不会有。要是没守住,王言毫不怀疑,他和满桂一定会被砍了祭旗。就是暗中支持明面上只能刨木头的朱由校,也会愉快的支持这个决定,并非常欢喜的表示直接砍,都不带等秋后的。因为需要有人负责,他和满桂这两个大好头颅就挺够用。

王言这边暗自准备,磨刀霍霍。那边正月初二,皇太极派使者过来同袁崇焕商议要签订文书。正月初五,没有等这边的回复,皇太极直接举兵四万派阿敏渡江干朝鲜。

原本是正月十三,举兵三万,这少的十一天,多的一万人就是王言这个小蝴蝶的功劳了。

等王言接到满桂让人传过来的消息之后,已经是初五了。他也不墨迹,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带着早就组织好正在磨合的五百人直接北上。

而这一行并不顺利,过去就被拿捏了。

他是知道对面肯定设圈套,有埋伏的。

毕竟换任何人在他的角度,正好赶上人家派兵出去干仗,后方空虚,都一定会派人去袭扰,所以对于他的到来有判断是肯定的。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王言直接带人干到了盛京周边。结果他实了,皇太极这老小子太他妈惜命,剩下的兵马多数都在这边。当然也可能人家就是一个战术大师,预判了王某人的预判。

毕竟谁也不知道,王言到底是往哪里杀。杀到人家老巢正好,一网打尽。可要是王言没去,而是去了其他地方,那死的可都是人家正经的旗人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任他屠戮?

由此可见,人家成功必不是偶然。就这爱死不死的,一般人还真下不去那个心。毕竟其他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打完仗回来发现自己手下都他妈让人弄死了,那还有个好?

当然没有那么多如果发生,毕竟王言是真去了,也是真让人围上了。要不是他存了不少炸药包,硬是炸出了一条路,最后说不得他也得死那了。

至于暴露空间的事,王言马上始终拴着一个大包裹伪装。而且之后王言也会叮嘱活着的人,不要透漏消息。

反正最后他这一支精锐小队,基本上打没了,就剩下一百多人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