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联合起来(1 / 3)

重返八零 酒心芒果果 5120 字 6个月前

基本上,事情都安排得还算妥当。

李佩霖办事靠谱,陆怀安挺放心的。

俩人配合得相当默契,他这边安排下去的工作,李佩霖都能很快完成。

等到后面发过去的几批货陆续到了之后,李佩霖整个精神都放松了。

“我新租了仓库过来放这些货物,按照单子上的数量,按照我们现在有的订单数量,撑一年左右应该可以的。”

陆怀安让他别高兴得太早“毕竟现在你又签了新的客户,后边还有不少人会发现自己决策错误的。”

的确如此。

国内时间往后延,政策迟迟不见松动。

时间越往后,国外情况就越严重。

以至于那些原先签了半年订单的客户,都开始有些慌。

毕竟李佩霖这边,只要是老客户找过去,以前只签了两三月的,都给续期了。

他们也担心,货物运不出来,这边的仓库里产品数量终究是有限的,别到时候他们不够了

“尽管放心吧。”李佩霖索性带他们去了仓库,来了个仓库一日游“存量,很够的。”

客户们转了一圈,确定物资充足,才大大地松了口气。

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地夸他们目光长远。

要知道,他们好些供应商都已经断货了。

但凡跟中国境内扯上关系的,都因为这个事儿运不出货来。

毕竟出一趟货,要亏一半的钱,中途还要扛风险,谁也不乐意嘛。

消息传回来,陆怀安挺淡定“所以你最近尽量拉一些新客户。”

从这些供应商手里漏出来的客户,现在基本都能“捡”到了。

关键是,这客户抢的,人家一点脾气都没。

毕竟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足嘛,货都没有,谈什么生意

这边的制衣厂也一刻没闲,工人都照常上班。

陆怀安和许经业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只要能出货,立马就能将货物运送出海。

不少制衣厂、纺织厂,都已经停工休整了。

往外头说的好听,是为了检查设备。

其实是货物卖不掉,堆积在仓库里资金没法回笼,马上就要工钱都发不出来了。

关键是,这还不仅仅是某一个制衣厂的现状。

尤其是有个电子厂,所属行业正撞上国外倾销。

他们的成本都比人家的售价高。

对方为了打压他们,哪怕亏本都往中国境内送货物。

这种价格差,真的不是一般厂子能够承受得住的。

普通人也不懂,只知道,这个胶卷,外国货质量比国内的还要好,价格居然还比国内的产品便宜

不仅自己买,还告诉亲朋好友,大家一起买。

这一下,基本上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趁着产品卖得好,这家国外品牌还找了电视台报社打广告。

广而告之,直接抢走了所有的客户。

“那家工厂,倒闭了。”龚皓神色凝重,向陆怀安做着汇报“照这个形势下去,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工厂步它后尘。”

陆怀安抽了口烟,沉沉地叹了口气“没办法,救不了。”

他们也不是救世主,顶多是看到危险,能提醒一声已经是情分,这种

他也无能为力。

“这只是个开始。”

一如他所说,后面果然很多连带的产业也开始清

理资产宣布倒闭。

这让纺织业的工厂都开始慌了。

他们现在衣服也有些卖不动,毕竟以前出口国外的那些工厂,现在的产品也流向国内市场。

两相挤兑,自然就卖不动。

有人过来找陆怀安,这一次,他们倒是懂了,不一窝蜂地跑过来堵侯尚伟。

而是派了个代表,过来找陆怀安。

陆怀安跟人约了个时间,就在他总部的办公室见的。

来的人是佳伦制衣厂陈总,一脸凝重地走进来。

看到陆怀安,倒是扯出抹笑容,但是很艰难。

侯尚伟端茶进来后,又退出去。

“陆总相信您也已经知道,我今天过来找您的原因了”

他其实没有别的意思,一是想问一下,大概的行情。

后面是不是会继续这样子,还是说,政策会慢慢变松。

“二呢,也是想问一下,我们现在这样子,还要维持多久”

他们现在都有些撑不住了,也就是憋着一股子劲,不肯认输,才咬着牙撑着。

也有不少人在说丧气话,说估计是没希望了,干脆大家一起降价拉倒。

陆怀安耐心地等他说完后,才点了点头“你们的想法,我都挺理解的。”

现在唯一值得赞颂的一件事,就是他们还算团结。

“胶卷为什么被人一下子冲垮了因为他们根基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