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不可或缺(1 / 2)

重返八零 酒心芒果果 4756 字 6个月前

只是这人多眼杂的,陆怀安想想,还是没直接说。

他不着痕迹地,与人碰杯之后,很自然地交换了名片。

这一桌的人,在北丰都还是算较有能力的。

时不时的,有人凑过来搭话。

陆怀安倒也不拒绝,有问他要名片的,他就给一下。

只是个别的,他觉得有需要进一步认识的,才会交换名片。

结果,周边的人来来去去,唯独廖总一个人,冷着脸坐在原地。

他身边的人早都散开了,尤其是见陆怀安在首席这么吃得开,一个个人精哪里还肯跟他凑一处。

很快,就开始上菜了。

今天主要是感谢众人的慷慨解囊,主办方还是很周到的。

过来的领导也非常诚恳地感谢了大家“你们对国家的付出,我们都铭记在心”

他深深地鞠躬,认真地说了句谢谢。

台下众人掌声连绵,陆怀安也都跟着有些心潮澎湃。

其实当时捐款的时候,他是无所谓的。

毕竟是个运动会,他对这个并不太在意。

偏偏运气不好,正是这两年不景气,国家财政也不大好。

亚运会肯定是要办的,可是算来算去,钱还有一个较大的缺口。

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不会召集大家一起捐款。

尤其北丰市的张领导,更是四处演讲,号召全国人民捐助亚运会。

亚组委其实对这一举措,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

毕竟时下,大家都没什么钱。

尤其是这些商家本身倒闭的倒闭,亏损的亏损,哪里还有余钱捐出来

他们原先想的是,民间能捐个几千万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有关部门号召大家一起捐款。

结果,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捐款的,竟然是一个小姑娘。

连地址都没写,就把钱塞在个信封里头,写了张xx叔叔收。

这种信,倘若在平时,是真的寄不出去的。

可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北丰,寄到了北丰市领导的手里。

然后,多家媒体便掀起了寻找亚运捐款第一人的活动。

和沈如芸一般的许多普通人,也正是在这次的活动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当时陆怀安还在南坪,沈如芸打电话来说的时候,他都不太在意“想捐就捐嘛,以你的名义就行。”

“我在项目组这边会要捐一笔,但是我想稍微多捐一点”沈如芸叹了口气,有些无奈“但你也知道,我这边不大方便。”

她和其他人不一样。

她的师兄那么厉害的一个人,赚钱也不大行。

可沈如芸却自己拥有一个店铺,生意红红火火,所以她手头是有很多余钱的。

但是项目组其他人没有。

倘若她贸贸然在项目组一下子捐那么多,倒好像逼着别人捐很多一样。

就算他们不会误会,但到时通报什么的肯定会有。

她和别人的捐款数相差太远,那画面也不大好看的。

可陆怀安就没有这些顾虑,他本身就是商人来的,这种出风头得好名声的机会,更是越多越好。

所以她思虑再三,决定以陆怀安的名义来捐。

本身她就想捐的嘛,能给陆怀安带来一些好处,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啦。

陆怀安想到这,都有些想笑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所以,虽然廖总心头忿忿,觉得他是故意挖坑。

但是那天,他还真不确定沈如芸是捐了多少。

依他想,一点点就差不多了

等到散场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在说这个一点点。

“哎,没办法,人家的一点点,就是我们的这么多。”

到最后,这个一点点倒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只要说起一点点,众人就会想起陆怀安。

不知怎的,这个笑话一般的事,也传到了亚组委这边。

他们领导听说后,觉得陆怀安这人办事沉稳,为人又如此谦逊,倒真是颇有好感。

陆怀安回去后,跟贺崇联系了一下。

听说这什么亚运会有这个饭局,贺崇还有些可惜“我捐倒是捐了一笔,但是可惜我这几天在武海市这边有事,过不来。”

到底是离的远了,恐怕请柬都还在半路呢。

“嗯,我是在想着,你这边看能不能给点助力,我是想搞一队人出去”

陆怀安说着自己的想法,最后才道“如果可以的话,这边我就先谈点业务。”

真的要出国啊。

贺崇还有些惊讶,这,陆怀安回去这么久,一直没什么动静。

他还以为,他只是说说罢了

“这,有点突然。”贺崇笑了笑,坦然地道“我得好好思量思量,把你的人送出去,我还得琢磨法子弄回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