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殿下,你怎么又来了”李正递给李泰一个番薯,“吃番薯”
李泰对李正手里黑乎乎的东西不感兴趣说话道“我带了三千贯钱过来,就放在了你的医馆,有人看守着。”
“魏王殿下为何突然送我钱呢”
“我”
李泰很想说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才会来送钱,这样的补偿可以让自己的良心安慰一些。
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有数千苦力正在开垦荒地。
“你就这么相信这些荒地可以种出粮食吗”李泰岔开话题问道。
“还行吧。”李正点头。
李泰长叹一口气,“你现在被父皇封了国子监的编撰,你可以去国子监当差的,也可以旁听孔颖达老夫子讲课。”
“你们国子监有会种田的人,我需要那种种田经验比较丰富的。”李正当即说道。
“你怎么满脑子都是种田。”李泰有些恨铁不成功,着急说道“你脑子就没有其他的吗比如做官”
“种田可比做官重要多了。”李正懒散的坐在石头上。
“李正”李泰着急说道“我跟你讲,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只要你去国子监当差,本王向父皇保举你。”
“谢谢,不需要。”李正还是摇头。
“你不反悔”李泰再次强调。
“不反悔。”李正点头。
李泰长叹一口气,有些惋惜和着急,再回头看了一眼李正,便离开。
回到自己的马车里,李泰又是跺脚,又是叹气,这个家伙就没有一点上进心。
“他以后一定会明白的,一定会反悔的。”李泰不停地安慰自己,只是李正现在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再次回想起李正那波澜不惊的面容,李泰气得一跺脚就把马车踩了一个窟窿。
“啊”
马车里传来一阵李泰的痛嚎,碎裂的木头划破了李泰的脚肚子。
幸好伤口不大,他小心翼翼抽回自己的腿。
马车外的侍卫听到李泰的痛呼急忙问道“魏王殿下怎么了”
“本王没事,马车该修了。”李泰没好脸的说道。
回到自己府里,李泰嘴里骂骂咧咧,“本王倒是要看看,等他李正反悔怎么求着本王。”
“嘶”李泰痛得倒吸一口凉气,对正在给自己包扎伤口的大夫喝道“你轻点。”
“是是是。”大夫小心翼翼点头。
李丽质也回到了立政殿,吃着带回来的半只红薯不得不说这个吃食还是第一次吃到。
味道很好,吃完之后李丽质心里也琢磨了起来。
这个李正真的是个傻子吗
看他的言行与举动,分明精明得很。
连吃个东西都要向自己收钱。
从小到大还真是第一次有人向自己要钱。
明明给我吃的,事后竟然还要钱。
“真是厚颜无耻,一定是在装傻。”李丽质嘀咕着。
“丽质,你刚刚说什么”一旁的长孙皇后说道。
李丽质红着脸说道“女儿说今日天气真好。”
“确实很好。”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晴朗的天空。
等到自己的母后离开,李丽质在自己的寝宫找出了几块银饼。
抬着下巴,李丽质重新收好这几块银饼低声说道“有了这些银饼可以吃多少李正的番薯。”
东宫
李承乾也收到了消息,李泰再次见了李正之后怒火中烧,
“青雀还真是心急啊。”李承乾笑道。
李正不要做官,要了这么多荒地却只想着种粮食,李承乾也怀疑起来这个李正难道真的不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真以为荒地里可以种出粮食
要是真的可以种出粮食大唐也不惧这么多灾害了。
李承乾把李正的名字,从自己要拉拢的对象中抹去。
不过是个性格古怪的奇人而已,有些可惜。
坊间有人纷纷议论。
“据说被长孙家赶出书舍的那个家伙要在荒地里种出粮食”
“不可能,荒地里怎么种得出粮食。”
“治好了皇后的病,不想着入朝为官竟然要了一些荒地。”
四方馆和弘文馆都议论纷纷。
李正如今是长安名人,一个看似可以前途似锦的人,却不想做官一心要种田。
长孙冲就坐在弘文馆,听着这里的人议论,李正能破解阴山战局,也能解开九章数术。
把这么一个人赶出书舍,不论是陛下还是其他人都对长孙家颇有微词。
若是他能入朝为官,真是一个人才,或许真的会危及长孙家的名声。
如今看来这人非常古怪,荒地里种粮食长孙冲笑着。
一月的天还是有些冷。
李义府用了三天时间来招收流民,算上有家室的一家老小一共四千五百户,共计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