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更完毕。求收藏,各位客官觉得哪里不合口味的写在评论区。谷雨会努力修正。五体投地求收藏,求花花!)
色刚刚有些鱼肚白,秦国的军队就开始埋锅造饭。宋惊蛰也跟着众人一起忙活。只是最近几天进食减少,所以显得格外无力。伍长朱尤似乎看出了他有些不对,上前询问才知道是给饿的。于是就让几人多弄些饭食,马上就要打仗,不吃饱哪来的力气?
只是他完全嘀低估了宋惊蛰的饭量,眼睁睁看着他吃了足足十人份的量才停下来,朱尤如见神灵。他知道,能吃的人,力气一定很大。所以他觉得宋惊蛰一定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用过饭食大军开拔,一路上探马来回奔走,传回来的消息都是一样。庆阳城闭门不出,城头上只有几个望风的哨兵。
正午,秦军距离庆阳三里。宋惊蛰终于明白,城池在古代战争中有多么重要。这庆阳城恰好建在峡谷之中,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城墙足有高度绝对超过三十米,唯独开了一扇中门。城墙前面的护城河目测不会少于十五米的宽度,深度看不见,但是想来应该不会太浅。这等天险,若是全靠人力攻打,最起码要有守军十倍以上的兵力才敢强攻。
司马错和魏冉深知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攻打反抗军一个,让新入伍的小伙子经历一下真正的血火战争也是必要的。既然是练兵,那么伤亡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就失去了练兵的意义。
两位将军眉头紧锁,一脸晦气。这城池,如果对方一直这样关门不出,确实难办。两人商议一阵之后,决定派先锋前去叫阵。
战鼓被擂得震天响,秦军中一匹烈马脱阵而出,身后跟着一支百人队。马上那人生得虎背熊腰手持硬弓,一杆长枪悬挂在马侧。
只见他驱马跑到离城池百米左右才停下来,张弓一箭便射在城头捆绑旗杆的木头上。然后将长弓收回,从马侧拿过长枪端在手中。指着城头就是一顿骂。
那城头见秦军先锋前来叫阵,早有人回去通报。而城头上的人全当下面的人是疯子,任你百般羞辱,满嘴喷粪,就是不搭理你。
叫骂了大约一个小时,那先锋喉咙都快骂出血了。奈何城内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只好兴怏怏的打马回营。
到了下午,秦军再次上前叫阵。城内已然没有回应。宋惊蛰期待见识的古代战争,便草草收场。
秦军开始安营扎寨。司马错与魏冉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又在帅帐内商议。
接连两天,秦军换着先锋官上前叫阵,城内就是不迎战。气的一众将领吹胡子瞪眼睛,就差点全部冲到城门口去破口大骂。
原本秦军打算夜间派兵卒夜袭爬上城墙,然后打开城门。可是一到天黑,城内就是灯火通明,城头人影绰绰,完全没法偷袭。这让秦军有种咬到乌龟壳的感觉。
司马错与魏冉担心有诈,有些怀疑反抗军是在唱空城计。于是,第三天凌晨,秦军攻城队伍悄悄集结。
由于蜀地道路艰险,所以秦军并没有带重型的攻城器械。就连撞门锥都还是这两天赶制出来的。所以攻城队伍基本就只配备了抓钩,绳梯。
宋惊蛰的队伍也在进攻的队伍里。其实宋惊蛰有些不情愿参与到战斗当中,因为自己毕竟是后世的人,大统一的国家不存在这种取人性命的仇恨。
他的内心很挣扎,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时代,带着后世的全部记忆。所以,他内心里无法生出那种战争和杀戮的欲望。即使他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也许是另外一个位面,另外一个时空维度。
偷袭的队伍人数不多,只有一个百人队。众人都配备了长剑短刀,老兵还多带了一把硬弓,以及抓钩绳梯。因为老兵比较有经验,所以爬上城头的希望会大一些。
等到天色最暗的时候,宋惊蛰跟随众人沿着两旁的山壁借着杂草矮灌木的掩护开始向城下移动。他们身上都插着树枝杂草,这是最常用的伪装术。能不能骗过守城的巡逻队就要看运气了。
一千多米的距离,百人队半个小时左右便摸到离城墙不到五十米的地方。这时候城墙上巡逻队的人已经清晰可见。
庆阳城的城墙宽不过百米,足足有三十人巡逻。而且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躲在箭垛下面。
凌晨,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宋惊蛰他们发现城头的巡逻队有些人走路的时候脚步飘忽,身体不自觉地往一个方向倾斜,然后突然又直起来。这是走路打瞌睡的征兆。
看准时机,百人队溜到护城河边。这时候宋惊蛰才知道这护城河他娘的居然有两三个人那么深。而里面的水很少,只有齐腰那么深。众人为了不搞出大的动静,只能是上边用人拉住绳索将人慢慢的放进水里,然后下面的人再搭人梯。由于队伍里有新入伍的兵卒,所以众人格外小心。这时候若是被发现了,城头一阵乱箭,这百人队能活着回去的不知道有几个。
护城河与城墙只见只有半尺来宽的距离,无法立足。所以众人只能紧紧的靠在护城河内侧。
出发之前,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老兵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