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离用灵识进入刚从补给处领的乾坤袋中,一立方米的小空间就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真不知道这种东西怎么造的,这技术拿到地球上估计一瞬间就可以风靡全球吧?”刘离挠挠头自言自语道。
“这东西绿色、环保、方便、收取快捷,我想不出来它到底有什么缺点!”刘离自己和自己较劲,“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破坏了事物的实感,就像汽车、火车、飞机的制造,缩短了地图的实感一样……”
他把自己的丛云剑、修炼二书、换洗的衣服、刚从补给处领的银子、三块下品灵石等东西整齐的放入了乾坤袋里。灵石是达到引气十二层才有的福利,刘离之前一直没领所以这才发现。
坐在床上发了会儿呆,仔细思索还有什么东西要准备的……
接着他沉默了一会儿,自然地走到门口打开门,左右观望了两眼,然后紧紧关上门,拿出准备好的针和线,仔细认真的将乾坤袋缝到了衣袖里……
刘离在地球的时候就挺喜欢到处旅游的,许多山川大河他都涉足过,不过鉴于大部分都是跟团,所以都如同走马观花一样,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今次,他打算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不想让自己再留下遗憾。
下山报备走过程一套下来已经花了半天时间了,红莲仙宗对弟子出山游历是鼓励的,很简单的道理:你一个低级别弟子,让你闭关参悟你也参悟不了个什么,你还没经历过什么,参悟什么?白白浪费光阴罢了。
一切都要有个基础,其中入世修行是修道极其重要的过程。
红莲仙宗山下有一处歇脚亭,名为:谢恩亭,距今已有几万年的历史,相传是前代柳全月真君时期建造,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柳全月真君少时上山,资质过人。在引气十二层时下山历练,路遇一个小村落,村落遭了兵灾,许多难民无处可去。此时偏偏天公也来搅混水,连日里大雨不绝,许多难民瑟瑟发抖又冷又饿的躲在一间破败的寺庙里,疾病带走了很多体质较弱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更是十不存一。
这时候真君路过,见到此景不禁心生同情。
于是他停下脚步,前后奔袭七百余里购买了几千斤粮食,推着一辆木车,朝着那破庙赶去,许多人见此场景不禁心生怪异,此人冒着如此大雨,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还推着如此多的粮食,是欲何为?
真君停下脚步,向询问者解释道是去救难民,结果有人就说:“难民众多,都是从南方朱阳国跑过来的,前前后后足有几十万,何必白费力气,这点粮食够做什么?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那些难民因为饥饿早就神志不清,你救了他们,他们也不一定会记得你的恩情。”
真君听了笑着回答:“我辈行事若是瞻前顾后,恐怕什么也做不成,况且我今日所做之事求的是一个心安,而非是别人的感激。”
说罢头也不回的钻进雨中,那人听了之后久久不言,他旁边的几个人戏谑此人自身难保,居然想救他人,简直是异想天开。
真君前后救了几千人,直把身上的例银都花光了。
许多人见此少年居然如此坚定,不禁暗暗咂舌,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还是有许多人饿着肚子,忍着病痛,在绝望中死去。
真君只好回去发动宗门的力量,很多外门弟子被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无偿的提供了很多帮助。
后来被救助过的人重建家园,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许多凡人听闻了柳全月红莲仙宗弟子的身份,便聚集在山脚下为柳全月修了一个亭子,此亭名为:谢恩亭,只为感激他当时的善心之举。
如今,一方面这个亭子可以用来歇歇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后来之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故事记录在亭子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多年风霜雨雪,但是字迹却依然清晰,一看就是有人在定时维护,只是不知道是何人。
刘离感叹的看着石碑上的文字,仿似当年柳全月推车救民之举历历在目,令人钦佩不已。
他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就算一个人修道成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如果他对这个世界毫无正面的意义,那么他的存在也没有什么值得人去尊敬的地方,反而是那些真正用修道之行反哺世间的人才会叫人永世不忘。
此时天色渐暗,竟似要下起雨来。
刘离袖子一甩,一把雨伞凭空出现,“帅!”刘离心里暗赞。
他心里想到,这闻卧久刑师兄也算是个妙人,研究出来的一些小创意,倒也让人眼前一亮。
撑着雨伞,刘离走在雨中,一股水烟气弥漫在空气中,绿意盎盎的青山环绕着四周,一眼望去郁郁葱葱,心中甚是安宁。
最近心中惴惴不安的感觉也削弱了许多,修为不自觉的领先了众人一大段,倒也没有太多的优越感,只是平静,这平静来源于对自身前途的认知,也来源于对于某种不可描述力量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