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参见皇帝陛下!”
议事大殿上,一名老孺对着扶苏躬身参拜道。
扶苏作为大秦长公子,本就是大秦皇位第一继承人。这些年,不断有人传闻扶苏在上郡遭人暗杀,胡亥窃国。如今扶苏回来了,振臂一呼,这些大秦忠良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尊他为帝。
“你就是博士叔孙通?听说你有谏言,来,把你的想法说给朕听一听!”
扶苏上下打量着叔孙通,笑着说道。
后世传闻,叔孙通马屁之臣,先后侍奉过大秦,然后投靠项羽,又投靠刘邦。在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溜须拍马,还特意制定了一套大秦没有的跪拜之礼。因此,他在后世的名声一直不好。
不过真正的史学家都知道,叔孙通绝对算得上一代贤臣,更是继淳于越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大贤。
“回禀皇帝陛下,老臣……不……草民正是叔孙通。自二世皇帝登基以来,那赵高指鹿为马,玩弄权谋。草民作为博士,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顺从赵高之意,只为救满朝忠良。岂知草民赤子之心,竟让人整天喝骂,无奈之下,草民只得辞官离去。如今皇帝陛下归来,草民确有一言。陛下这登基大典,是否有些过于草率了?”
叔孙通躬身道。
“呵呵,叔孙通,你是一个聪明人。倘若满朝文武都如你这般,我大秦忠良何故落魄至此?当年指着你喝骂的那些人,不是被杀,就是投靠赵高。被杀的固然可敬,但投靠赵高的,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与你?倒是你,明面奉承赵高,却早早抽身而退,留待有用之身以报天下,这才是明智之举!”
扶苏微微一笑,上前亲自搀扶起叔孙通,笑道:“从今日起,朕封你为大秦首席博士,你有何谏言,只管说来。至于这登基大典,的确有些草率。可如今天下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儒家有云,民为重,君为轻。登基大典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当务之急,应该平息战乱,救百姓于水火。咱们应当争在朝夕,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所谓的登基大典之上!”
“当然,倘若天下人都觉得今日登基大典过于草率,待得来日,天下太平之日,再举行一次登基大典就是,你觉得如何?”
叔孙通闻言,微微点头,随即欣喜道:“皇帝陛下说得有理,天下能有如此皇帝,万民之福,天下之福。皇帝陛下,祭坛已经备好,还请皇帝陛下登基称帝!”
“好,传令下去,登坛,举行祭天大典!”
扶苏大袖一挥,传下命令。
“登基大典开始,恭迎皇帝登坛祭天!”
叔孙通赶忙来到大殿门口,高声山呼。
“登基大典开始,恭迎皇帝登坛祭天!”
一道道山呼声响起,大殿之外,万军朝拜。
扶苏身着龙袍,一步步走上刚搭建的祭台,高举祭酒,喝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扶苏秉承天意,救万民于水火,在此祭天,登基为帝。一敬皇天后土,再敬五谷之神,望上天佑我大秦,护我百姓!”
话音落下,扶苏缓缓将酒倒于祭坛之上。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台下,震耳欲聋的山呼声响起,无数大军和一众忠良纷纷朝拜。
“登基了,公子扶苏真的回来做皇帝了!”
在皇宫之外,无数咸阳城百姓听到皇宫中的声音,纷纷大喜,随后对着皇宫跪地朝拜,大声欢呼。
扶苏本就得人心,再加上这些年天下百姓多受胡亥赵高迫害,此刻终于等到扶苏称帝,无一不服,可谓天下归心。
“平身!”
扶苏的声音如平地起惊雷,传遍整个皇宫,并且朝着咸阳城扩散而去。
大殿前所有将士纷纷起身,一众虎贲军将军与那几十个文臣纷纷跟随扶苏来到大殿。
“参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扶苏刚坐下,群臣立即躬身朝拜。
“平身!”
扶苏大手一挥,众人直起身来。
只见叔孙通一步跨出,道:“如今皇帝陛下已经祭天,登基为帝,不知这帝号皇帝陛下可有想过?”
群臣闻言,纷纷看向扶苏。虽说如今天下大事要紧,但这帝号可不能不改。
“叔孙通博士,现在可不是商量帝号的时候。始皇帝再世时,曾有言,往后可称之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诸位如果真觉得非取帝号不可,便称朕为三世皇帝好了。当然,也可叫扶苏帝,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当务之急,最主要的是解决天下混乱之事,不知诸位可有谏言?”
闻言,众人微微点头,此刻的确应该先解决天下混乱之事,当即也不好再有异议。
“启禀皇帝陛下,当今天下,叛军四起。昔日六国纷纷复国,东有刘邦带人直逼函谷关,而在巨鹿,章邯将军更是摆好阵势,欲与各路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