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节)】(5 / 7)

的人确实需要罗晟这样的人去支持才能更快的取得科研成就。

下午,罗晟邀请刘建伟来到了科技综合体大厦。

虽然不知道年轻的金主是何用意,但他还是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应邀来了,虽然“耿直”了点但也不完全是情商为负数的憨憨科学家。

“刘教授,今天把你请来是想给你看看一个东西。”

罗晟正领着刘建伟前往大厦内部的环形大厅,后者也颇为好奇,当两人进入了一空旷的封闭环形大厅,刘建伟看到眼前的画面时也不由得当场一愣。

“这是”

大厅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模型,这处大厅的高度也达到了三十多米。

“这是我耗时三个月且经过超算严密计算打造的太空天梯等比例模型。”罗晟望着眼前悬吊着的完整模型,旋即偏头看向刘教授笑道“特大件的手办,也就秦皇能比得过我了。”

此时此刻,刘建伟压根不知道手办和秦皇是什么梗,他一言不发的向前走去,抬头仰望着眼前的模型仔细端详着,嘴巴也是下意识的微张着。

看到这个模型之后,刘建伟更加确信罗晟是真的想要打造一个太空天梯出来,而不是随便说说,尽管这是个世纪大工程。

太高了,最高处达到了三十多米。

只能说有钱就是任性。

“刘教授,这边请。”

罗晟旋即带着他来到了旁边的一个升降梯,能够抵达不同高度,而不同高度处也有走廊,这样就可以在不同高度直观的平视这个特大号的手办了。

“绳索的问题至少有刘教授你的团队在负责,而且进展颇为喜人,并且也有了一个理论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太空天梯的技术难点太多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这梯子的运行问题了。”罗晟望着顶部的空间站打开了话匣子。

刘建伟审视着这个精致无比、科幻感十足的超大模型,不过片刻他也结束了沉默。

“在科幻作者亚瑟克拉克笔下天堂的喷泉一书中有过太空天梯的描述,在没通电之前用老式轮毂电梯的方式把人或货物拉上太空,速度很慢甚至要好几天。”

罗晟笑道“刘教授也看克拉克的作品不错,但现实中我们肯定不能用这种方式上太空,目前关于这梯子的驱动方式我已经有了两个方案设想。”

刘建伟收回目光并落在罗晟身上,诧异的说道“有方案了”

罗晟示意他看向眼前数吨之重的模型“第一个方案就是现在这个模型,就是给整个缆绳通电,给梯子加上轮子,让轮子夹着缆绳,靠缆绳上的电直达太空轨道,这样爬天梯的速度就能和电力驱动的高铁一样快了。”

刘建宏旋即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但是这太空缆绳可是长达几万千米啊,不管是从地面还是空间站的电都可能因为电阻而大量损耗,甚至直接断电。”

罗晟点头道“没错,所以要保证太空天梯电力充沛,我们就需要往缆绳上加一层超导材料,不过问题就在于常温下的超导体人类至今都没搞定。”

打造太空天梯,不把前沿科技都给点亮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这时,刘建宏想到了一个保守的办法,指着模型上的几个位置说道“可不可以在天梯上挂几个发电机来维持电力比如在大气层内我们可以使用氦气球、风扇发电,在大气层之外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之类的。”

听到这样的建议,罗晟只好默默的给刘建伟扣上一个“设计鬼才”的头衔,看来教授还是搞新材料在行,别的真不敢恭维啊。

罗晟刚刚冒出这个想法不过片刻,刘建伟自顾自的摇头否定了自己。

“不行不行,这个方法太蠢了,显然会增加太空天梯的载重和建造难度,而且不利于稳定性和机动性。”

罗晟本来想这么说的,既然刘建伟已经说了也就略过了。

“另一种方案就是给天梯几片太阳能电池,上天和下地的力量来自太空和地面的强激光束。这种办法看起来过于科幻不靠谱,但已经有人实现了。2009年美国的波束能量挑战赛中就有一个科学团队用强激光把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升降机送到了九百米的高空。不过可惜的是速度只有39米秒。”

闻言,刘建伟思考片刻叹道“难,还是很难,在太空天梯的建设上,激光推进需要考虑几万千米的距离和激光散射的问题,而且速度还不能太慢,那这种激光面板得造多大啊。”

罗晟笑道“的确,不过技术总是会进步的嘛,我们也不是说明年就把这个梯子造出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有可能会考虑具体的实施计划,至于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技术积累沉淀。”

刘建伟“那倒也是。”

罗晟再次看向模型“缆绳和推进问题我们算是有一个未来可行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不断专研下去解决技术痛点。不过打造太空天梯远远不止这些,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这梯子的空间站和选址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罗晟和刘建伟在不同高度的环形廊道上步行观摩,同时不断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