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开始前,田信例行视察昆明渠两岸的麦田。
大概立冬前,就要对麦田进行人工踩踏,将地表的麦苗踩死,让麦苗集中营养发展根系;同时地表植株萎缩,可以节省冬季营养消耗,也能防冻。
距离立冬,就剩一个月时间。
立冬之后,他就要带人去上林苑围猎,获取食物。
上林苑本就有赈济灾荒的能力,就跟水泊可以调节洪流一样。
封闭的上林苑里植被丰茂巨木参天,飞禽走兽优哉游哉还有各种天然、人工开凿的水池、湖泊,都富含食物。
不论是冬季湖泊凿开冰层捕鱼,还是围猎兽群,都能获取可观的肉食。
冬季不怕肉质腐烂,再多的兽群杀了,都不会有浪费。
职业军人的围猎,肯定是方圆百里范围布控、封锁、驱赶、集中处理。
偌大的上林苑,完全可以有组织的进行五六次规模庞大的围猎;不仅参与者的伙食能补足,也能为其他地方的驻军肉食。
这样伤筋动骨的围猎,上林苑大概年时间就能恢复毕竟秦岭范围内还有许多兽群,上林苑只是外围。不破坏林木生态,秦岭内的兽群自会向外扩散、迁徙。
还有被曹操、吴质先后迁移到关中的羌氐、匈奴、月氏、鲜卑等杂胡部落,从这十二万户部族里轮番抽调,整个冬季大约能分成三批,使他们轮番参加围猎,完成初步的筛选、编户、分类。
所以冬季围猎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食物,还有整编杂胡这一步骤。
只要撑过今年这个严酷冬季,明年开始就会从方方面面好转。
他视察之际,魏延也紧赶慢赶,终于穿过武关道,来到了南阳,抵达邓邑。
关姬设宴招待,魏延面容比见田信时又瘦了一圈,精神焦虑讲述穿越武关道时的惊险一幕“过蓝田关要至上雒城时,突逢山雨,丹水支流上涨汹涌,原本不过四五丈宽,经蔓延十余丈。足足等了三天,洪水才消退,得以乘船渡河。”
现在武关道已经被密集雨水封锁,山区城邑所在河谷平原,说是一天一场雨也不为过。
整个丹水持续暴涨,隐隐达到五年前的水准,几次洪峰与汉水北岸的新旧堤岸持平。
所以秋季的丹水汇入汉水的河口,被称之为丹江口实属名至实归,不惨一点假。
关姬耐心聆听魏延讲述沿途的见闻,魏延和关羽一样,是喜欢讲故事、自夸的人;也是在自己人面前,如果是外人当年,那就是一副倨傲、孤僻、生人勿近的寡淡模样。
魏延又带着一点好奇询问“我闻岘首山上观星楼里有许多神异之事,可先帝又有诏令,不许六百石以上官吏前往观星楼探查。究竟是何事,会如此神异”
“这叔父还是不去为好。”
关姬犯了难处,就比喻说“夫君曾说少年人如赤红热铁,颇多韧性,可锻打成型,能千变万化;而壮年、中年、老年之人,就如脆铁、陶瓷器皿,已然成型,毫无韧性受不得外力冲击。”
见魏延一双明朗的眼眸在思索,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关姬颇感无奈。
只能换话题说“关中之事,阿信心中置气,实不该为难叔父。至如今,叔父受气冒险走武关道而来,又会令父亲为难、恼怒。只是父亲年岁渐高,还望叔父至江都陈述关中变故时,能斟酌言语。”
“自是应该如此,别说孝先,就是某家突闻此事时,也是怒不可遏。如今费祎受死,董允出逃益州,也不知丞相会如何处理。”
魏延一口答应,调侃一句诸葛亮,端酒自酌,欲询问“非是我无事生非,有一事实在不解。”
关姬示意婢女为魏延斟酒,坦然做笑“叔父有何不解,尽管发问。叔父此去江都,还要请托叔父劝慰父亲,自该让叔父知晓前后因由,以免延误正事。”
“好。”
魏延忍不住又饮一杯酒,皱着眉头“孙氏无德理应废黜,朝中上下皆以为孝先之妹贤德,为何断然拒绝,使朝里朝外大乱”
停顿片刻,魏延又说“费祎、董允乃往后朝堂卿相之器,今引罪受诛,实在有损社稷支柱。因此二人之死,生出诽议、不满者,决然不少。”
女人早晚要出嫁,嫁给皇室有什么不好
魏延和几乎所有人都一样,想不明白关姬的思路。
甚至北府中许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妹妹嫁给皇帝,以外戚大将军执政,再行王莽、曹操之事,简直顺理成章,流畅的很。
关姬目光望着窗外,不假思索就问“叔父已见过阿信,阿信是何等样人”
魏延想了想,说不出田信给他的最大的印象,那是一种想忽视都无法忽视,想看明白又看不明白的印象。
田信坐在那里,仿佛光线都会扭曲,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有一种突兀感。
人群之中,想不注意田信都难。
“观孝先举止言行,非久居人下者。”
魏延斟酌语言,费解“我不知先帝、大将军是如何做想,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