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津,曹丕、曹植、孙权使者齐聚于此,讨论今后的道路。
任何一方都挡不住汉军,任何两方联合也不是汉军的对手,唯有三方联合才是维持不败。
只要稳住局势,等待刘备老死,季汉帝国极有可能爆发内战。
孙权的使者立信都尉冯熙、太中大夫郑泉漫步在馆舍外,各有思虑。
冯熙是算是副使,向新来的正使郑泉讲述目前的形势“如今争执不下者有三,首在汉天子。曹植、臧霸心思不同,曹植有意拥护刘协。臧霸、曹洪及兖豫青徐四州士民更愿依附燕王刘公胤。”
郑泉醉眼眯着,认真考虑这方面的得失,问“雒阳方面如何抉择”
曹丕的使者是侍中董昭,尚书郎诸葛诞。
想到曹丕方面使者的态度,冯熙笑了笑“彼自以为上国,颇多矜持。就汉天子一事而言,若复辟旧汉天子,与魏要结成兄弟之邦。若是立燕王为新汉天子,则要与魏结成翁婿之盟。”
冯熙稍稍停顿说“此诸葛诞之语,遭青州王基耻笑,王基执意要立旧汉天子,与魏结成翁婿之盟。”
曹操诛杀伏皇后及所生皇子后,又把曹节三姐妹送到刘协身边。
曹丕代汉后,又纳了刘协的一双女儿。
所以曹丕也能算是刘协的女婿,重立刘协为天子,与魏结盟,是兄弟之盟,也是翁婿之盟。
郑泉整理思绪,分析这些事情,询问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王基是何人”
“此君东莱曲城人,年少孤寡,十七时举为郡吏,后去职游学徐州。中原生变时,州郡举孝廉,隶于曹植麾下。”
冯熙简单介绍王基履历,是一个没落寒门子弟通过学习、积攒名望崛起的标准发展路线。
郑泉抬手捏须,觉得颇为有趣,呵呵做笑“敢与诸葛诞争论,又出身青徐,还以为是琅琊王氏。”
东海王氏也分裂了,王朗、王肃父子留在雒阳;王朗侄儿王详投奔刘封,王详弟弟王览在淝水之战中被俘,目前被孙权幽禁。
郑泉思索前后,询问“燕王是何看法”
“燕王尚未表态。”
冯熙语气肯定“其左右皆欲拥立燕王做新汉天子,燕王不愿与荆益交兵,故推脱不允。”
现在问题有些棘手,四周手握军队、地方实权的将领、世家豪强中意刘封,想把刘封推到皇位上。
这些人的主意自然是明摆着的,就等刘备老死后,季汉内部爆发内战,然后就推着刘封打回去抢皇位,打一场皇位争夺战,一劳永逸解决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季汉集团。
显然刘封想做刘秀,不想做刘秀的兄长刘演。
郑泉思考此事,这种时候不能看对方说什么,要看对方选什么。
不论刘封以什么理由推让这个机会,摆明了就是不愿意跟如日中天的汉军对垒。
他若出现在战场上,本身就能打击一部分汉军士气,刘封不争天子位,自然谁也别想把刘封推到战场上去。
人家不愿意,还强逼着去,极有可能临阵反戈报复回来。
刘封终究是刘备的儿子,自幼的经历注定是个喜怒不见形色的人,忍耐至今才崛起,深受曹洪的的信任,已经说明刘封的不凡。
臧霸、曹洪等人想要一劳永逸解决事情,拥护刘封做天子,这是在赌刘备的寿命。
刘封肯定要反对,老老实实做个燕王,谁敢否认他的存在
如果现在折腾,争夺天子之位,那刘封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刘封的态度注定是隐晦的,哪怕真的很想要,但他天生有退路,没必要跟着现在的人一起疯。
试想一下,如果一年后刘备病故大家想乘机解决季汉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刘封抢皇位。
怎么抢呢
为了分化、瓦解、消灭季汉,肯定要把刘协请下来,再把刘封请上去。
郑泉摸透刘封的心思和底线,这是一张好牌,可以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使用,直接否定臧霸、曹洪等人的诉求。
军队可以给刘封,但皇位、名义不能给,还是要拥立旧汉天子刘协。
也只有刘协上台,作为曾今的天下共主,所有人名义上的旧主,刘协登台重建的大汉,理论上这个框架很大。
可以包容大汉齐王曹植,大汉吴王孙权,自然也能囊括一个燕王刘封;在外与魏结成翁婿之盟,宣传中依然是天下共主的气概,也能名正言顺的下诏书,要求刘备去帝号。
甚至可以用刘协的诏书策封张飞、马超、关羽、田信、诸葛亮等人为王,把世道彻底搅乱。
刘协复辟为天子,他的诏书自带汉室正统权威,搞事情一搞一个准。
作为孙权方面出使刘备的资深人士,郑泉比其他人更了解季汉的军政大员。
必须好好利用刘协残存的影响力,刘协这张牌没用后,才能使用刘封这张王牌。
摸着肚皮想一想,汉军北伐不仅战力恐怖,围绕刘备的凝聚力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