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用,但用处不大,起不到关键因素。
孙登的年纪太小,母族在江东没有影响力,本人更无影响力所以他死了,不影响江东的稳定。
看完使书,关羽递给马良、潘濬说“遣还俘虏乃早有约定之事,我等可以做主。发兵救援江东,遣还孙登二事皆需汉王裁定,宜非我等擅专。”
诸葛瑾脸上焦虑真情实意“关侯,吴侯将统大军移防濡须,恳请关侯通融一二,使太子亲镇武昌。今两家已结累世姻亲,何复疑虑”
“汉军骁锐屡破魏军,若有万余汉军增援江东,可振我军士气,亦能威震魏军。此固两家友好之举,魏人见两家亲密无间,无机可乘自会退兵。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恳请关侯明鉴。”
“瑾也知调兵乃是大事,请汉兵援助江东,也非急于一时。然太子镇守武昌,此巩固国本之举,能振军心,急如救火不可拖延呀”
他的话有理有据,关羽问马良“季常如何看”
“关侯,良以为送吴太子归江东,系急事,不可拖延。”
扣着孙登没实际意义,反倒会激起江东普遍的厌恶、抵触心理,孙权也不缺儿子。
留着反倒会给孙权口柄,放回去也起不到正面效果。
马良提议,关羽又郑重询问潘濬,潘濬也只得表态,附议。
援兵是不能贸然答应的,孙登可以给,想要全综这批俘虏,就拿粮食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