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万民(万字)(6 / 7)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13693 字 2020-04-16

几何?”

老汉又道“三十七。”

便是吃瓜百姓也不能忍了,怎么能张口说胡话呢?

数数脸上的褶皱,这老汉应该和老丞相差不多年纪才是,怎么平白到了孙子辈的年纪?

贵族们忍不住笑,看来这些“民”是假的,朝廷弄来忽悠人的罢了。

王老五见此,忙道“俺在家里排行老五,家里还有四个兄弟,都比俺大些”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别人会怀疑他的年龄,同龄人几乎都是他这个模样,还能有假不成?

早出晚归地里劳作,也年轻不起来。

傅言却在此时忽然从人群中钻出,道“陛下,还请让在下询问一二,老丞相久在朝堂,积威已久,只怕是吓着这人了。”

这番话颇有道理,这些百姓都是怕官的,看着官帽,都得颤上一颤。

其实是因为他确定王老五是纣王找来遮掩的人,继续让朝臣相问,岂不是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子受不认识傅言,见他出列,又身着华服,只当是个贵族,寻思着贵族总不可能帮自己,于是大手一挥,道“问便是,朝中官员确实有些不适合。”

傅言一拱手,看来纣王也是彻底没办法了,他转而对着王老五道“是谁让你来朝歌的?如实招来!”

傅言因为早有猜测,所以直接便问幕后指使他们来朝歌的人是谁,只要说出朝中大臣或是纣王,这事就结束了。

王老五啊了一声,道“是越王,越王和张将军。”

越王张山

傅言觉得有些奇怪,这两人都在南方,怎么会知道朝歌的变化?

还是说纣王早就料到了可能会有流民暴动,提前和张山打了招呼?

这么一说也有可能,毕竟是纣王迫使流民做工,当时他们就觉得这事儿里透着些诡异。

傅言继续问道“那你为何要来?他们要你来你就来了?”

王老五老实道“不来也没其他地方去,南方还在打仗,鄂城都快被堵上了,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

傅言脸色微变,这个理由倒是说得过去,故土难离,若非天灾和刀兵,贵族百姓都一样,不会随便离开故乡。

他再问“那为何非得来朝歌?”

王老五奇怪道“不来朝歌,还能去哪儿?”

选项只有一个,这压根就不是个选择题,除开纣王,天底下根本没别人收纳流民。

傅言不明白,吃瓜百姓也不明白。

西岐流民与北地牧民,却是面色一变,想到了什么。

王老五解释道“离了家,俺就是流民了,看看这天下,还有哪儿地收流民?”

“朝歌连奴隶都收,还能不收流民么?再说去年也有过这事,一寻思,就来了,一路上还有张将军护卫,也没什么事,不用怕被虎狼给叼了去。”

就这?

傅言很想这么说,但他却知道,并没有这么简单。

王老五继续道“到了朝歌,有房子,还有吃的,听说去赌马,还能等着慈善道人发钱。”

“只要能随着狩猎队打猎,说不准还能沾着些荤腥,再不济也不用担心风餐露宿,也不用担心兵戈灾害,要是还呆在鄂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一刀子捅了哩!”

“我……”王老五哇的一声就哭了“俺上头有四个兄长,两个几个年前就去世了,还有两个在城外耕种,不知是被哪路兵马捋了去,也不知道是生是死,俺命苦,来朝歌,才能安定下来”

他捶胸跌足,似是在后悔,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些,兴许便能带着兄长们一同逃到朝歌了。

傅言忍不住道“你莫非不知道朝歌要强迫流民做工?你等做了工,是不会有工钱的。”

王老五一愣“工钱?什么工钱?”

他回过神来“俺前一阵子也听说,朝歌流民必须要做工,做工没工钱,可俺要这工钱干什么?”

“扩建朝歌本就是因为流民多了,俺为自己干事还要工钱吗?”

“就算不给工钱也没事啊,有地方住,能填饱肚子,俺心里愧疚,做点事心里才好受,这些东西,俺也不能白吃白住吧?”

这些从鄂城而来的流民思想很是单纯,你给我吃给我住,那我给你做工,不发工钱也正常。

因为,朝歌他是在战乱中看到的唯一一丝曙光,过的兴许不是什么好日子,但至少是较为安稳的日子。

人群中的西岐流民皆是无比动容。

鄂城流民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并没有。

他们去年的处境,比鄂城流民更惨一些,鄂城流民至少遭遇的是中原兵将,而他们却是被羌人收割着性命,即便是东逃来到朝歌,路上也不一定安定。

是朝歌接纳了他们,重新给了他们安稳的生活,虽说没能如以前一样,但至少不用再担心被羌人劫掠,不用再担心妻儿家小被羌人施暴。

这么说来,纣王对他们恩德,比对这些成流民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