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天命”
子受声如洪钟。
云中子凛然道“天命不可知,天命不可违,天道主宰众生命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受背着手“既是如此,修道之人可窥得天命,亦不可违”
云中子摇头道“非是我等修道之人窥得天命,而是天命选择了让我等一窥半点,自不可违。”
子受语气忽然急促,道“有一地遭逢水涝旱灾,百姓该如何天命如何”
云中子不知为何如此提问,只是按照常理道“水旱使百姓饥饿,天命如此。”
“天命如此”子受加重语气“若孤从朝歌调去粮草千车,天命亦是如此百姓仍受饥饿”
“”云中子说不出话。
子受又问道“有一人天生体弱,其人寿数如何天命如何”
云中子还是正经答道“体弱之人则早夭,此天命也。”
“天命”子受轻哼“若此人衣食给养齐备且活动适时,天命亦是如此堪可延寿数载”
见云中子没有回应,子受继续问道“卜筮鬼神不足以推断战争胜负,星象变化不足以决定战争结果,然而恃之,此大愚耶”
这次云中子反应过来了,道“天命不可改,旱涝受饥是天命,若调粮赈灾不再挨饿,亦是天命,体弱早夭是天命,若养备动时而延寿,亦是天命,战争胜负天命早已注定,并无更改。”
不管是什么结果,云中子都说是天命如此,不在于过程,一切本就是该这样,都是天命定好的。
这很赖皮,毕竟谁也不能让一件事同时有两个结果并以此来反驳。
不过子受不急,继续发问
“既如此,洪灾可谓天命”
“是也。”
“禹王治水乃逆天而行耶”
“海难而亡可谓天命”
“是也。”
“精卫填海乃逆天而行耶”
“天有十日可谓天命”
“是也。”
“裔射九日乃逆天而行耶”
云中子淡淡道“、海难、十日具为天命,然其人亦具天命。”
子受笑道“既然具为天命,孤言宫中无妖亦是孤之天命,道长又何苦逆天而行”
云中子有些懵,怎么转来转去自己成了逆天而行的了
片刻后,云中子不再纠结,只是道“大王慎言,须知言不可妄,行不可隳,命不可忽,天不可违,如此戏言,实非天子所为。”
子受道“天子可是天命之子”
云中子点头“天子当承天命。”
“为何禹承天命而治,桀承天命而乱”
“天命自有定数,一切早已注定。”
子受问道“孤亦承天命”
云中子道“自是如此,大王承天之命,理当恪谨。”
子受叱喝道“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我祖成汤驱良车七十乘,领勇士六千人,与桀战于郕,入宫门,行仁慈之事以恤百姓,反桀之事推举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此乃先祖德行,于天命有何干”
“先祖用师于夏,除民之灾,改换正朔,变化服饰,区别称号,以示不相沿袭,然天子一号沿用至今,今日孤便废天子之号,不承天命,只承大商国运,以人王而称”
废天子之号
还不等云中子回应,大臣们便一阵惶惶,却又不敢出头劝谏。
废天子之号比羞辱有道真修,言语不信天命更为不敬,毕竟前面只是口头言语,废天子号却是实际行动。
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纣王已经搬出先祖成汤的发家事迹,难道要他们这些大商臣子否定这些事迹,将一切的功劳都推脱给天命,说成汤得天下乃天命,与他的所作所为无关。
这不是在否定先祖的德行吗那岂不是天命随便换个人也能得天下
云中子实在没想到纣王敢说出这种逆天之言,连声道“君王犹天之子,不可妄言,不可妄言,贫道有一诗劝谏,其为”
子受却不让他说完,这人都念了两首诗,该轮到我了,张口便道“孤正好也有一诗,曰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我就是要逆天而行
不逆天怎么背上骂名怎么当昏君
不当昏君怎么有昏庸值
我就是要用昏庸值嗑药修仙,打穿封神
不然就是被当做大劫傀儡鹿台自焚的命,谁能甘心
商容思虑再三,咬牙出列,道“恳请大王三思”
他不得不这么做,即使这一切都是计谋,但废天子号不敬天命,绝对是纣王的真实想法。
商容承认纣王说的话有一定道理,可步子迈的太大了,人们都相信天命,突然君王来一个不信天不信命只信自己,这能接受得了吗
他只想安度晚年,明哲保身,可这变数太大了
有了商容带头,大臣们一个两个都蹦了出来,纷纷请求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