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跟寇准交好,可他并非是寇准的人。
以他的身份、地位、资历,除了官家以外,没人能让他俯首。
他既不是寇准的人,也不是刘娥的人,反而更容易在这种斗争中取胜,坐上参知政事的位置。
所以寇季才会出声,奏请向敏中担任参知政事。
寇季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看向了他。
林特当堂嚷道“向敏中已经老了,纵然出任参知政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寇季淡然笑道“据我所知,你的身体状况,跟向公的身体状况不相上下。向公出任参知政事,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你担任工部尚书,就有心有力了
向公曾经三番五次上书乞骸骨,皆被先帝婉拒。
你却连一道乞骸骨的奏疏也没有上过。
似你这般尸位素餐,贪恋权位之人,有何颜面去批判向公”
“你”
林特指着寇季直瞪眼。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我若是你,就应该辞官回乡去养老,免得被人说我占着茅坑不拉屎。”
“够了”
刘娥见林特说不过寇季,出声道“朝堂之上,岂能说污言秽语。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寇季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道“臣寇季,领罚。”
寇季话音刚落,就听赵祯认真的道“大娘娘,寇季大病初愈,正需要钱财购买东西滋补身体,您是不是罚的重了”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瞬间有点不想当官了。
旁人被罚了俸禄,只能暗自垂泪,回到府上以后,还得写一封奏疏仍进宫,夸赞朝廷罚的好。
寇季被罚了俸禄,还没落实呢,赵祯就开始回护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换做是别人,要是说出这番话,恐怕能被满朝文武喷到自闭。
偏偏赵祯年龄小,任何话都可以当成是童言。
童言无忌。
任何话都不能当真,当真了你就输了。
纵然你在朝堂上把赵祯喷的哑口无言,传到了民间,也不会落下什么好名声。
闲着没事,去跟一个孩子较劲,你还真是出息了。
当然了,你也可以拿赵祯官家的身份辩解。
但同样苍白无力。
赵祯这个官家真要是有决断力,那还要寇准、刘娥这两位摄政干什么
刘娥听着赵祯为寇季说话,银牙咬的咯嘣响。
从赵祯维护寇季的话里不难感觉出,赵祯已经逐渐的在脱离她的掌控。
但她却没办法去制止这件事。
宫里有李太妃,宫外有寇准。
有这两个人撑着,她做不到完全掌控赵祯。
虽说李太妃手里没有一点儿权力,但她是赵祯生母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
她好不容易跟赵祯凑在一起,自然事事向着赵祯,经常帮赵祯说话,刘娥有心为难她,都做不到。
李太妃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甭管是谁做的,朝野上下都会觉得是刘娥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