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野心膨胀,家常便饭的用意(2更求全订)(1 / 2)

李智云观房玄龄,转动扳指的速度默默快了几分。八位阁臣中,若论最了解他心意者,非房玄龄莫属。

两人之间有着一种君臣间难以言喻的默契感。此亦是他选择房玄龄做首辅的原因之一~.

首辅,内阁之首,若与他没有默契,今后他对于现有体制、国策进行改革,将会受到很大阻碍。

李智云唇角微微上扬,笑言道:"玄龄为何说此是干载难逢的机会,大家可都听着你解惑呢,就不要卖关子-了。“陛下说的是,首辅不要卖关子了。

"首辅此言令我十分诧异,我十分想听一听首辅高见

余者纷纷善意笑着开玩笑。

房玄龄拱了拱手,他知晓,这些话,坐于尊位的上位就是想要借助他的口说出。

这些话如若从上位口中亲自说出。

会让臣子有种错觉。

好大喜功!

"诸位有没有想过,三年时间,突厥人即便得到中原文明、技术,他们的战力可以提升多少?”

"而在这三年中,李世民等三十万逃窜塞外的叛民,却可将中原的习俗、文化以及语言带到塞外,更可令塞外牧民了解中原的制度,熟悉乃至习惯中原的制度。”

“中原曾有多个王朝远征塞外。

"春秋战国有秦赵韩等北方国家征讨塞外林胡。

"汉更有武帝灭匈奴。”

"纵使三国最为混乱的时期,曹操、韩遂、马腾、袁绍、公孙琐这些雄主都曾将草原游牧民族打的追亡逐北。

“然纵观历史,草原游牧民族却始终不能为中原王朝所同化,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认同。“岑文本沉凝道。

"不错,就是文化认同!"窦建德点头表示赞同。

房玄龄笑着点了点头:"对,就是文化认同,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有抵触有不认同。

"而诸位李世民现在就在帮我们做这件事情,大量的士族人文出塞后,势必要将中原文化带去。"

“从某种意义来讲,李世民就是我们的开拓者,彼时只若我们打下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有了一定基础,我们便可更加方便有效的统治同化北疆。

“将整个北疆彻底纳入中原文化圈中。

"将北疆疆域,变成我们华夏的一部分,成为绝对防御圈!”

“从此之后,将在无需担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真正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安全!

闻之,众人面露骇然之色。

北疆塞外,单轮疆域面积,几乎是大唐如今疆域的三倍有余!

若非北疆气候恶劣,游牧民族的寿命短,偌大北疆可容纳令人骇然的人口数量!

诸人暗暗看向李智云。

他们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想到李智云在汉中、陇地、凉州培养的数量庞大的突厥孩子。

这些从小便被中原文化洗礼至少三年时间,崇拜中原的一切,亲切中原,争先恐后表现想要拥有汉人身份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有效同化北疆游牧民族的重要棋子。

亦于此时,众人明白,房玄龄所言便是李智云所想。

这位上位野心勃勃,欲要真正同化整个北疆!一改历朝历代对北疆游牧民族的羁糜统治策略!

一旦成功,将来的这个国家,疆域会膨胀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哎!

李智云看着褚亮等人面露惊愕之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坐于此间的,都是当世人杰,然此人杰,亦未想过摒弃历朝历代的羁康统治,将整个北疆同化纳入华夏绝对疆域圈内!

只要做成这件事情。

便可不但是开疆拓土如此简单。

而是彻底解决干百年来的北疆威胁,后世也无需再建长城来防御游牧民族。

他建的长城就是有效将北疆纳入统治!

北疆苦寒,世人皆知,他早在蜀汉之际,便已经为开脱移民北疆做准备。

他早已派出锦衣卫,秘密跟随进入阿拉伯的商队,前往阿拉伯寻找棉花种子。

只若能够找到棉花种子,中原百姓便可抵御气候的威胁,进入北疆。

北疆有着大片的黑土地可供开垦种植。

他相信勤劳朴实的中原百姓,只要能够克服寒冷天气的危险,拥有来自国家武力的庇护,一定可以在北疆牢牢扎根!

将来的北疆,在李智云的构想中。是一个游牧与农耕文明交织的地带。

一个深深为中原文化所烙印在骨头中的地带!

如此便可牢牢有效控制北疆!

明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