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安市城。
昔日高句丽权臣之一,杨万春的老巢。
城主府衙。
秦琼坐于首位,房彦藻坐于左边第一位,程咬金居于右侧房彦藻正对面。
此时,大厅中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秦琼低着头,手中端着一盏茶,看似品茶,然眼睛却有些发直的盯着泛着水波的茶盏。
其眼神中有淡淡的无奈苦涩。程咬金眼珠子不时滴溜溜转动。
房彦藻则面色平淡,眼底神色甚至隐隐有些得意。
他较之秦琼程咬金脱离李魏更晚,然他再次选择却比秦程二人高明许多。
他现在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气定神闲的坐于这里。
反观秦程二人则要做出有一个选择。
当然房彦藻没有把心中的得意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这是他入蜀汉,真正建功立业的机会,如若办不成此事,甚至因为他的态度坏了李智云的事情。
造成北方辽东、幽州地区的糜烂,李智云即便不杀他。
他今后也难有作为。
他十分清楚,此战之后,蜀汉将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疲弱时期。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此一战,动员百万。
原本粮袜便不足,还是掏空财政所有积蓄,便连王宫内部都几乎全都拿出来补贴战场战争。
加之整个天下自杨广三征高丽,又历经隋末十数年乱世,早已极为疲弱。
民力耗尽,财力物力也几乎耗尽了。
此情况下,如若让李世民北连突厥,在幽州及辽东地区站稳脚跟。
至少两三年内,根本无力实现大一统。
没有大一统的奇伟功勋,便为李智云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蒙上了一层阴影。
恐那位王爷甚至会因此暂时放弃登基称帝!
“叔宝、咬金,王爷的亲笔书信你们已经看过了。“房彦藻放下手中茶杯,郑重其事,言辞恳切道:“如今李世民已经彻底败了。
“我与两位曾今在瓦岗一同共事,我可以自己的人格做担保,这个消息绝对没有一丝作假。”
“我亦知两位是忠义之人,然请两位兄弟看在天下黎民百姓的份上,诚如王爷所言,放下对李世民的小义,全天下大义r。”
“如果两位继续追随李世民便是助纣为虐了,李世民一旦逃回北地,他想要站稳脚跟,便只有被立案突厥,借助突厥人的力量,难道两位兄弟真的忍心看到,因李世民的一己私欲,致使中原百姓在突厥铁骑下踩躏?"
闻之,秦程二人脸色变了变。
其二人也十分清楚,房彦藻,更准确那位靠山王这种怀疑不是没有可能。
而是有九成可能性。
“我们投向王爷不是不行,不过王爷需要答应秦琼两个条件。“沉吟许久,秦琼终于做出决断,面态郑重道。
房彦藻当即言:“但说无妨,王爷曾说,他一直将两位将军视为兄长,并在我临行前曾书信于我,言王侯将相只若两位将军提出,任由两位将军选。”
“王侯将相虽好,然寸功未立,俺老程可不会因献辽东之地,便以此要挟靠山王,俺老程虽然是粗鄙绿林出身,却也有自知之明,不行不行.…“程咬金当即连连摆手道。
房彦藻瞧着这位,心中不由好笑。这混不吝滚刀肉,绝对是个精明人。
且不说以辽东之地换取王侯爵位,会于李智云心中留下什么影响。
若秦程二人答应,他二人便再难融入蜀汉内部文武群臣之中。
蜀汉文武辅助李智云夺取天下,亦不过公侯酶位。
若秦程二人爵位高于他们之上,这些人不会对李智云又不敬,但绝对会将心中不满发泄于秦程二人身上。
秦琼摇头言:“秦琼要求于此无关,我只希望王爷首先保证李氏宗族,尤其是太上皇和汉王之安危。
“其次,李世民已经败了,他的妻儿恳请王爷善待。”
房彦藻脸色瞬间变冷,语气略带怒意道:“秦将军、程将军,吾王兴兵讨逆便是要营救父兄,如何会加害太上皇与汉王,至于李世民妻儿安危,王爷之人品,天下人有目共睹!"
“便是你二人不提此要求,王爷也绝对不会加害之!”
房彦藻对此是猜测,以他对李智云的了解。绝对不会因一时的喜怒而毁了自己的名声。
房彦藻离开的太早,还不知,李世民的两个妃子已经薨。
秦琼想一想觉得房彦藻所言有理,沉吟数息后,缓缓起身,面色严肃道:“如此,我们马上点兵,咳金你留下来领五千兵盯住鸭绿水方向,绝不可让渊盖苏文有机可乘。
“我亲自领一万兵马,密入幽州,解除燕王罗艺的兵权!”
“好!”
距河南大败半月后。
李世民终于狼狈不堪的抵达河北常山郡。
在即将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