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唐军‘暴露’,放心北伐(3更求全订)(1 / 2)

日落。

蚌埠城内有战马疾驰而出。

王君廊与宋老生策马来于李靖面前,王君廓迅速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恭敬道:"末将王君廓参见李帅,末将追击李绩三十里,未能将李绩拦下,请李帅责罚!"

李靖伫立于战马上,居高~临下观此人。

王君廓。

其王评价,三尖两刃!

当初布置任务后,单独叮嘱他,可用之,-不可信之。“此事不怪王将军。"李靖安抚道:"李绩亦是当世名将,即便败退也不可能轻易便被留一下。

"临行前王爷曾叮嘱本帅,来了黄淮后,要多听王将军的建议,王将军请起,大军后续大军马上会开入城内,将军且随本帅一起入城,商讨接下来平定黄淮叛军之事。

"喏!"王君廓应喏后翻身上马。其跟随于李靖后面,暗暗看着李靖。

李靖对他的态度平淡既不疏远也不亲近,令王君廓拿捏不准。

果如李靖所言,待天色完全黑下来之际。岑文本、萧铣率领剩下大军抵达蚌埠城。

城内。府衙。

大堂内灯火通明。

李靖坐于帅位,面态肃然,郑重言道:"此便是今日一战的具体过程,诸位以为,李世民叛军所部,是否在南边战场设有陷阱?”

此为他们率先发起进攻的原因。目的便是为全面北伐探请情况。

略作停顿,李靖补充道:"我方必须尽快确定这个问题,如若李世民没有在南边布局,要尽快同时王爷。”

“以免迁延太久,予以李世民反应的时间,影响整个北伐进展。

闻之,诸人面露沉凝之色,拧眉反复思量衡量判断。

这个决定并不好做。

一旦李世民真的设局呢?

于沉默中,岑文本看向王君廓,问道:"王将军率领大军活动于黄淮大地,可否知晓黄淮地区,近日来是否有异样?”

"没有!"王君廊想都未想直接答道。

他知道,李世民一定有布局。

不过他也查找过线索,奈何没有任何发现。

他没有证据证明李世民布局,总不能直接告诉岑文本等人,侯君集曾找过他吧。何况王君廓亦存有小心思。

王君廓解释道:“自从知晓王爷要发动北伐后,末将便开始默默蓄积力量,整训手下士兵,并未出山攻城略地,加之末将活动范围有限,是故…

其没有继续说下去。

岑文本深深看了眼王君,,继而转身向李靖拱手言:

"李帅,从战况分析,并不能判定李世民在南线战场设伏,李绩也拼死抵抗了,至于李绩出现在黄淮,而非河南此并不能说明什么。”

“毕竟身为瓦岗将领,在河南便是地头蛇,李世民将李绩调离河南也是应有之举。

萧铣微微点头,提议道:"李帅不若继续进攻,如若接下来面对的都是瓦岗军,那么就值得怀疑。"

“根据信报显示,李世民为征讨辽东,曾今调大部瓦岗军北上。”

………

随后各级将领纷纷发言,这是蜀汉军中一直保持的传统。

没有一言堂。

讨论发言,但凡有资格坐在其中者,皆可随意发表看法。

待帐内讨论声落下后,李靖沉吟道:“本帅听大家所言,皆判断李世民没有设局,明日本帅会将今日发生战况详情,并附上我们的判断飞鸽传讯王爷,诸位以为如何?”

"可!”

“北伐不能耽搁了!”

"就算李唐集全部兵力在南线设伏又能如何,王爷问鼎天下,已经是势不可挡,李世民不过是螳臂当车!"

诸将纷激动发言附议赞同。

李靖抬手压了压,帐内声音落下,而后言:"此事暂时到此,现在我们商讨有何人留下来驻守蚌埠城吧,蚌埠事关我军后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后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是故本将希望在蚌埠留下一强将闻之,诸将纷纷低头。

留下来,便意味着无缘接下来的战争。

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王君廊观此一幕,眼珠子微微转动,他想要留下来。他已经知道李世民定然设伏,彼时一旦他掌控蚌埠他的价值便体现出来了。

哗啦!

王君廓蹭一下起身,身上盔甲碰撞,抱拳郑重道:"

启禀李帅,末将请求留下来守城!”

李靖瞳孔猛地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