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受伤落马,世袭刺史(5更求全订)(1 / 2)

长安。

李世民退兵后。

李智云交代好后续事情,便返回长安。

靠山王府。

房玄龄、李秀宁等但凡没有要事的重要人物全都在此。

李智云坐于王位,扫视众人,轻松说道:“此番过程虽艰难,但好在有惊无险,叛军以及突厥正在退兵,并州罗士信也传来信报,两天之内,定能击溃王鞋所部叛军,彻底解决并州战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躺下诸文武齐声道贺。

李智云唇角泛起一丝含蓄笑意,微微点头,抬手示意,待再次恢复安静后,李智云严肃说道:“此战战果十分大,但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困难也不得不正视!”“突原扣关、叛军劫掠,令并州、关中产生大量流民,战争带来的破坏很大,接下来我们需要花费精力来安抚关中、并州两地百姓,必须在开春之前,让两地恢复秩序,25按时投入春种。”“玄龄。“李智云看向房玄龄。

“臣在!”

“本王马上便要回成都,高尚书已经在赶往关中途中,高尚书出身关中,对关中并州很熟悉,你暂且主持关中恢复事宜,待高尚书带来后,你马上回成都,年终大仪,还需要你来主持。”

“赌!”

李秀宁看着李智云与房玄龄君臣之间的对答。

她猜测这位五弟调高士廉来关中的目的并非如其所说。

房玄龄主持了蜀汉岭三地新政,又短暂的在江南与文本联手稳定江南、推行新政。

他主持过的地方太多了。

这位五弟明显在有意识的避免房玄龄染指太多地方。

如今成都中枢内阁中。

岁文本主持江南、房玄龄主持蜀汉岭南、褚亮主持凉陇。

而高士廉这位王妃舅舅,内阁最未尾的阁臣,开始主持关中、并州新政。很明显,接下来的疆域,这位五弟也会让不同的阁臣来维稳和新政推行。

如此就可以避免中枢某人控制太多地方实力派。

他在防备这些阁臣?为什么呢?

李秀宁不由有些困惑。

李秀宁猜测的不错,李智云的确在防备这些内阁阁臣。

他所有的举措,都是在防备司马代曹的可能性。

“三姐。“便于李秀宁深思之际,李智云转向李秀宁,以一种商量口吻说道:“三姐你统帅的不良人,在这段时间,配合高尚书稳定地方,恢复地方秩序,不知三姐是否愿意?”

“五弟客气了,三姐一定协助高尚书做好两地稳定事宜。“李秀宁立刻回答道。李智云微微一笑,而后言道:“此番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全赖诸位臣工尽心竭力,明日本王要回转成都,今夜本王在王府中设宴,与诸位恭贺此番大胜!

“谢王爷!“

诸人纷纷面露激动高兴之色,拱手感谢,堂内气氛随即热闹起来。

与靠山王府的热闹不同。

井经关。

经过几日长途跋涉,李世民所率领的十万大军,沿途不断被李靖骚扰袭击,总算勉强带着八万士气全无的残兵败将来到井隆关靠向晋地一侧。

额利已经与他分别,出娘子关,退回草原。

此番若非颉利骑兵保护,仅剩的这十万大军,恐怕也未必能够保得住。

李世民嘉立于战马上,面色苍白无比,看着士兵垂头丧气毫无一点斗志,宛若行尸走肉一般,默默的通过井降关。

其唇角便不由哆嗦。

“陛下,外面风大,还是先进关内休息吧。“李孝恭看着李世民面色苍白如纸,担忧道。

对于李世民兵变篡权夺位,李孝恭虽然不赞同。

不过木已成舟,李孝恭还是选择接受李世民的领导。

就他而言,他不赞同李世民取得皇位的方式,但是更不愿意李智云克成大统。“堂兄,朕这次……败的很惨!“李世民咬着后牙槽,几乎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李孝恭安抚道:“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务之急是陛下保重身体,同时要想办法安抚关中和并州士族之心.……”

为此战,关中士族甚至不惜以整个关中为熔炉,想要斩断蜀汉集团的脊梁。

可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还丢失了并州。

两地士族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动摇。

“朕回来的路上便预料到了,无妨,朕已经想出了安抚的办法…嗯….

话未说完,李世民忽然闷哼一声,伸手紧紧擦住胸口,一头从马上栽向地面。

“陛下!”

“快,保护陛下!”

一群人惊慌失措中,将李世民送入井隆关内。

“啊!痛煞朕了!”

“李智云,李智云,此仇朕一定要报!"

房舍外。

众人听着内里传出宛若癫狂的咆哮声,都面露担优之色……

杜如晦轻轻来到长孙无忌身边,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应该是上次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