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算得上是一篇有可取之处制艺,张县令沉吟了一下“依我看,县试中有水平,很不错了。”
“府试十之九八也可通过。”
正想点,突眉一皱,看着“萝”字,这是短讳,但没有缺笔避讳,不由摇摇头,心想“这考生也太粗心大意了”
于是连连叹息“可惜,可惜”
本县的教谕刘鹤鸣六十岁了,发黑体健,虽是正九品,但受诸位尊重,笑对张县令“张大人,阅卷到现在,您多是皱眉,怎么这一卷,却称可惜”
“的确可惜,诸卷中,此子为第一,可惜却没有缺笔避讳,你们看看。”说着,把卷子交给教谕和训导。
教谕和训导看了,也蹙眉“此子基本功底不错,这篇经义也不错,可惜,有个讳字没有缺笔,只能废除了。”
“我来看看”老者听了,取来细细看了,沉吟良久,突说着“这字是新短讳,抵达县里,不过三日吧”
“要是已经进学,就算三日也不能马虎,可这仅仅是县试,没有进学的学子哪知这事”
“不知不罪,县尊还是改了吧”
要是府试、省试,涉及功名,再大的人说话,也不敢改,但童子试不是功名,只仅仅是资格试,听了这话,张县令有些犹豫,细细看了文章,才点首“的确,此篇经义,可以上府试了,既有郑公说情,就是此人的福份”
说着,笔一落,就改了这字,说“那便列入童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