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祝老到来(1 / 2)

“呜,呜。”蒸汽机车喘着粗气,在弥漫的蒸汽中,驶入了4447厂。

蒸汽机车的后面,拖着一节节的闷罐车,后面还有一些平板车,上面都装满了物资。

各个大型的机械厂,都是直接有铁路想通的,在公路运输还不发达的年代,几乎主要都是通过铁路来转运的。

最前面的一节闷罐车被打开,当车门刚刚打开的时候,里面就传来了一声声的呼吸声:“还是外面的空气好啊!”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绿皮车已经是最差的旅客运输列车了,其实,在现在的年代里,绿皮车已经是高级的了。

毕竟,绿皮车还是实实在在的客车,而大部分的运输路线上,都没有绿皮车这种专用的客车,使用的是闷罐车。

闷罐车又叫棚车,篷车,顾名思义,这是有棚子的,也就是封闭的火车车厢,一般用来运送货物。

比如那些容易被雨淋的货物什么的,都是用棚车来装载的,同时,由于不须担心人员或货物被甩出列车的缘故,棚车是最为多用途的铁路货车车厢之一,很多时候都被用来运输人员。

在很多路段上,一辆棚车上就有一名列车员,专门用来报站,开关车门之类的。

闷罐车内很憋闷,所以在很多时候,闷罐车即使是开车了,车厢门还是打开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即使如此,闷罐车里也很难受,现在,闷罐车终于到站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院长,您慢点。”列车员先跳了下来,接着,他就伸出手去,开始扶里面的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

这名老者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但是,右边的袖管却是空空荡荡的,他就是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五机部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研的祝老。

“没事,不用管我。”祝老虽然只有一条胳膊,却是很熟练地一个步伐就迈下来了。

“小心!”列车员赶紧扶住他,毕竟只有一条胳膊,这下来的时候,没法保持平衡,差点就摔倒了。

祝老被列车员扶稳,无奈地笑了笑:“唉,人老啦!”

他站着,望着四周的工厂,眼神里面都是赞叹:“小燕子,穿花衣,连年春天来这里。”

不由得,他就哼起来了这首歌曲。

“这里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更多的人,从车里面走下来,跟着祝老哼了起来。

这首歌,就是纪念这里的,在草原上,盖起了大工厂,成为了祖国的坦克生产基地。

在后世,这是首儿歌,而在这个时代里,是所有人都会唱的一首歌唱祖国建设的歌曲。

“走吧。”祝老说道。

这趟列车正合适,把他们直接送到了工厂来,如果是送到草原市的话,那还得走很长的一段路。

祝老的内心是火热的。

现在,祖国的边疆即将爆发战争,给战士们一辆合格的坦克,就是他们的光荣神圣的职责,而现在,在这里的坦克厂,一名普通的工人脱颖而出,成功地把坦克的防护力提高了一大截,干了很多人没有干的事。

当听到的时候,祝老就相当的高兴,而又接到了汇报,这个年轻人,还有很多新的想法的时候,祝老就迫不及待,决定过来看一看。

一来是看看生产线,按照新的标准,加装格栅装甲,进行的如何,二来是和那个年轻人谈谈,有什么新的想法,是可以迅速变成现实的。

国家等不及啊!

结果,正好有这辆闷罐车,就随着过来了,虽然沿途中很辛苦,祝老的衣服都湿了,在几个小时前,车上甚至还上来了一群羊,祝老都没有改变初衷。

现在,终于到站了。

“祝老,可把您等到了。”迎接祝老的,就是杨少校。

杨少校和祝老的关系,看起来很亲密,他和祝老握手,眼睛里满是激动:“一路过来,辛苦了。”

“不辛苦,走吧,看看去。”祝老说道。

厂子内,交通工具缺乏,好在这里离秦观的仓库不远,所以,杨少校带着祝老,径直向着秦观的方向而去。

库房有些阴暗,毕竟没有开工,为了省电,上面的很多电灯没有打开,此时,在一旁的办公室内,秦观还在伏案工作。

杨少校刚刚想要上前,叫起秦观来,就被祝老给制止了。

祝老慢慢地走到了秦观的跟前,看着秦观正在对着一张一米多长的图纸,仔细地比划着。

图纸的两个角,都被用尺子压着,上面密密麻麻,又很清晰,标注正确,没有几年的基本功,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个东西画得这么漂亮。

祝老仅仅看到这张图纸,就不由得点头,不错,不错!

等到祝老再放眼一望,顿时,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都开始突突突地向外冒了。

执行电机、陀螺仪组、转换器、角度限制器、电磁离合器、自动锁定装置、控制台、测速发电机、电机放大机、放大器、配电箱、车体陀螺、炮塔陀螺、辅助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