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祭自然不能举行了,最后在太后的带领下,大家进祭庙拜了一场。
太后与大长公主抱头痛哭,听得人心有戚戚,也叫不少臣子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证实康王弑君,那皇帝继位的合法性就动摇了。总不能治了康王的谋反罪,还让他的儿子坐在皇位上吧那怎么向天下人交待
可如果要换皇帝,该换谁家呢
几天后,皇帝伤势平稳,太后下令启程。
康王等人也在郑国公的押解下,随同回京。
去时旌旗招展,回来时弥漫着沉郁的氛围。
到了城外,禁军来报“平王率领宗室,于城门迎接。”
平王年纪大了,没有跟去祭陵。他身为宗正,这会儿带领宗室来迎也合情合理。但是放在以前,这种出风头的事,他是不会干的。
太后神情复杂“平王啊”
“皇嫂。”大长公主担忧地看着她。
太后笑了下,拍拍她的手臂“没事,还能有什么事呢”
四年前丧夫丧子,不也扛过来了吗
御驾停下,平王过来拜见。
“皇伯免礼。”太后淡淡道,“您辛苦了。”
拖着一把老骨头,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确实辛苦。
平王颤颤巍巍,却一丝不苟“臣听说,发生了一些意外,不知陛下可还安好”
太后叹了口气,愁容满面。
大长公主道“皇帝人事不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
“怎么会这样”平王一脸焦急,“太医呢就没办法了吗这不行啊,娘娘,要不要贴个黄榜,召民间神医来试试”
太后木然回道“已经叫太医想办法了。”
大长公主道“皇伯,有劳你出来迎接,陛下有伤在身,咱们还是先进去吧。”
“好好好,”平王连声说着,从仪驾前退开,“恭送陛下,恭送娘娘。”
待仪驾过去,他又和常庸等人招呼、慰问,与往常万事不理的风格大相径庭,仿佛自己是这座皇城的主人。
这些事,和她们无关了。御驾一路行进宫门,大长公主留在宫中陪太后,池韫告别回家。
她还在正阳大街等楼晏,却见后面护送的兵马步履匆忙,多了几分慌乱。
发生什么事了吗
过了会儿,楼晏急步而来,张口就说“你先回去,我这有事。”
“怎么了”
楼晏眉头蹙得紧紧的“康王不见了。”
池韫大吃一惊“怎么会不见了郑国公呢”
楼晏说“押送的人不是郑国公,平王世子接手了。”
池韫心知这里头很复杂,不知道他们如何交流的,但康王失踪,必定代表着大麻烦。
“那你去忙吧,我和母妃先回家。”
“嗯,小心些。”
池韫抬头看着这座皇城,总觉得这次回来,一切都不一样了。看似平静,实则风雨欲来。
“怎么会不见的”平王世子对着一群人呵斥,“这事有多重要,你们不清楚吗”
领头的将领低声禀道“是属下的错,竟没发现人被掉包。”
其实是平王世孙非要看康王世子,才会被人钻了空子。但是他不能说,世孙向来睚眦必报,说了便得罪了。
幸好外头及时来报“楼通政来了。”
平王世子压下脾气,理了理衣裳,吩咐“请进来吧。”
楼晏进来时,平王世子已恢复了往日的温和,语气亲切“来了一路辛苦了。”
康王落马,明摆着平王府要上天了,这会儿若能抱上平王世子大腿,不知多少人趋之若鹜。
可楼晏神情如常,甚至更冷淡一分,说道“答应世子的事,我已经办到了,还请世子遵守承诺。”
从姜十口中得到确切消息,楼晏便找上平王世子,当面摊牌。
这是斗倒康王的最佳时机,他不想错过,既然平王府铺好了路,何妨拿来用用
而对平王府来说,有楼晏出面,岂不比亲自动手更体面将来更进一步,也少些风言风语。
平王世子很快同意了他的提议,将手头的筹码移交过去。
皇帝遇刺,到胡恩身死,不过短短两天,只够京城打个来回。别的先不说,凌阳真人被大长公主送回驸马的老家,哪里赶得过来其实是平王府先一步将她带来,才能赶得上指证。
平王世子做这个决定,心里还有些忐忑,没想到楼晏完成得这么漂亮,不免让他高看几分。
他笑道“这次多亏了楼通政,为朝廷揪出这样一个逆贼,先帝与先太子才得以安息。本世子一定上奏,为楼通政表功。”
楼晏面无表情“表功就不用了,下官这几年汲汲营营,已经累了。”
平王世子又劝了几句,见他坚持,终于道“既然你执意如此,本世子只能成人之美。倘若日后你改了主意,再来找我。”
楼晏答应一声,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