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号外号外本故事完结后,再三个故事本文会转到林珍的综穿人生二更新,喜欢本文的读者可以预先收藏,
下个故事预报,女主穿越特工。
求收藏求留言
走的有些累的林珍看见去往南京路的公共汽车, 便上了车错过了上班的高峰期,公共汽车上没有多少人, 她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好, 便望着窗外, 欣赏起沿途的风景来。
申海街道的名称不分走向都叫某某路,这跟奉天有些不同, 奉天的道路东西走向叫某某路, 而南北走向便叫某某街了。
她垂首看了看一毛五分钱的车票, 思绪漂的有些远,不知道家里的三小只在家里过的怎么样,其实这两年她都有有意的培养三小只的自立能力,而三小只这方面当然也做的不错, 都是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家里的家务每个人都能一把抓。
南京路跟林珍后世记忆中不大一样,她抬头看了看一百的标志, 解放前叫“永安百货”, 这里是全国第一家安装日光灯的百货商场,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厅堂, 一时引来无数人的向往, 而当时的这家公司,其实是租界里的英国人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引进而来,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繁华的大申海那“十里洋场”也是从这里走出的第一步。这条街上有不少当年全国知名的老字号,像“吴良才眼镜店”、“沈大成饭店”、“五芳斋”、“老介福布店”
同时也是因为租界的原因,这条路上的“大新百货”、“新新百货”、“永安百货”、“先施百货”四大直接从伦敦、巴黎乃至纽约进货的高档百货更是成为南京路最国际主义的象征。
只是林珍此时看到的, 却不是当年如何“摩登”的南京路,现在这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这条路上商店的沿街橱窗全都被大字报贴得满满当当,若不是还有门头上的店名,根本分不清这都是什么商店。
一百的柜台中展视的已经是“永安百货”时期的欧洲奢饰品,取而代之的是这个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用品。
林珍其实来这里并没有要买的东西,她只是心存好奇,想来看看。只是她走了一圈却还真看中了一样东西,申海牌144型普通收音机,它的面板上有三个类似于钢琴键的按键,分别调控高、中、低音,售价是145元。
只是林珍看着这台还算心仪的收音机有些为难,她没票啊她身上最多的就是全国粮票,她空间里有不少后世出品的高档电子产品,多得是附带收音机功能的,可她总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出空间外使用啊。
没有票的林珍只能和大多数人一样,看看就离开了。这种情况在这里并不少见,多得是没票的人空闲的时候来百货商店的柜台前,看看过过眼瘾而已。
再往前便是第一食品商店、时装商店、、恒源祥毛线商店等等,只林珍已经没有心思再逛下去了。本来她来申海,也不是来逛商场的。
林珍转身出了“一百”,决定先去看看回收站。虽然d时那些抄家炒出来的好东西不少已经被截留了,但确实也有不少一部分流落到了回收站,林珍这次来,一个是想看看申海的回收站有没有这些东西,一个就是在申海的黑市里看看能不能收些好东西。
离开南京路,林珍便打算等离开申海之前再来一次,买些糖果和容易保存的糕点给家里的三小只带回去就算了。
站在一家回收站后墙边上,林珍神识中那个给了管理原五块钱拿走了一大摞子线装书和一口黑漆漆的木匣子的中年人便离开了回收站。
她发现回收站里后面有个一面墙都码放着废旧报纸的大仓库,仓库挺大,其余的地方分类放着收来的废旧金属制品、被砸坏的落满灰尘的旧家具,以及不少瓶瓶罐罐和破烂的卷轴。
林珍猜放旧家具那一侧的东西看着是有些年头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被处理掉,不过应该是些挑剩下的。只是林珍猜测那些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字画更有价值,才把那些东西都留在回收站。
“阿姨您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家刚从外地搬来,想买点旧报纸回去糊墙,”林珍在这家回收站外头站了有一会儿了,她是把这家回收站里的东西上下都用神识扫视了一遍,才决定要进这家回收站的。
穿着蓝罩衫的阿姨先是上下看了看林珍,警惕的眼神在看见林珍手里递过来的一张大团结的时候,随即按下了提起的心。
她这里偶尔会有人来淘换些东西,那些人出手也挺大方,来一次都是五块钱,且每次来都是一个说辞,来淘换些旧报纸糊墙。眼前这个漂亮小囡应该也跟他们是一个来头。刚走一个,也就是来她这挑拣那些个东西的。
“勿要耐老多。”快速手下那张大团结,转身便让林珍跟着去了仓库。只是她一步不离的盯着林珍的动作,最后她只挑了些还算完好的字画,便离开了。
她觉得这样不行,她不是本地人,申海话说的也不好,否则她刚才不会直接说自己是刚搬来申海的,口音实在太明显了,辨识度太高,而且她也没有化妆,她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