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军制改革(1 / 1)

日军在二战的时候,一个师团的兵力有时候能达到三万人,只不过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主要是现在的重武器还没得到发展,不需要那么多辅助兵种。

现在不过是甲午之战战败就给几人造成了心里阴影,要是马腾溪知道在之后的日俄之战中俄国人都被鬼子给打败了的话他估计就更加不敢和日本人死磕了,张作霖一开始就是这样,等到实力强大之后才不愿意日军继续剥削他,但是也只是不再服从,根本不敢和日军全面开打,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晚了。

“恩!我儿说的有道理,东洋倭寇不过也是两只手两只脚,当年也是祸害沿海地区,之后不还是被戚大帅给收拾了,之前我们战斗力比他们若也只是武器太差,兵士太过散漫罢了,现在一定会比他们强的。”马腾溪水闻言也是反应过来,这时候他可不能心虚,要不然连地盘都守不住,那就死定了。

自己老了可没关系,儿子才刚刚到发挥他才能的时候,没准以后还能光宗耀祖。

接下来众人又对不对进行了划分,两万多人,先成立一个师,一个模范团,一个警备司令部。

马成恩亲自兼师长和其中的一个团长,蔡锷和张孝淮担任团长,蒋百里则是负责模范独立团,警备司令部由马腾溪控制。

然后确立了军舰制度,军队中不以职务论高低,而主要是以军衔军衔一样再参考职务,军饷也是按照这个发放。

士兵分成列兵,一等兵,下士,中士和上士,刚刚入伍的都是列兵,完成训练和考核后才能升为一等兵,根据智能和表现进行划分下士和中士。上士是班长和副班长。

比如飞行员一毕业就是中士,老手至少是上士,当然现在一个飞行员都没有。

接下来是少尉,中尉和上尉,这一级主要是排连级的军官,当然加强连,炮兵连,坦克连等特殊军种营长可能是少校。

校级也是分为少校,中校和上校,中校是团长或者副师,师参谋长级别,师长上校军衔。

当然将领也可以分等级,只不过现在根本就没那么多高级军官,马腾溪以军区司令的名义兼职了一个中将,马成恩以副司令的名义领了一个少将,其他三个人暂时都是上校。反正很快就要扩军了,他们每个人至少是师长级别的。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内部的军衔,不管是满清还是北洋都不会承认这个东西,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

而且根据军衔给出的军饷都不低,最差的列兵都有六块大洋一个月,上校为快大洋一个月,要知道现在一快大洋可以买4斤上等米,劣等米足足可以买斤,在这物资贫乏的年代已经很高了,关键无论是谁都不允许贪污军饷的,一个士兵的军饷就可以轻松养活一家口人。

这么下来光光养一万军人一个月都要花掉一万多块大洋,战死已经认定不是畏敌逃跑,是给予一次性补助五年的军饷,更不要军功和伤残也有补助了,再加上吃穿武器消耗,逢年过节,每个月养兵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原本马腾溪非常肉疼的,人家发两三块大洋还是克扣着发,自己依法至少是别人的两倍多,马成恩只能尽力说服他,毕竟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拼死作战,才能让同意了这件事情。

”父亲,我打算让百里成立一所军官学院,任副校长,培养各种军事人才,刚好他的模范团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教官,新兵在入伍之前都要进行训练,本来这些应该由新兵营完成的,现在就暂时由军官学院进行训练好了,当然以后他们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军官,方便在扩军的时候为部队输送基层军官,同时军官在升值之前,也要到军校重新进行学习。平时各军的军官也要进行轮流培训。“

在确定了这些事情后马成恩提出了一个建议,蒋百里最大的能力是练兵而不是领兵,必须要把这个能力给发挥出来,而且之后自己的部队也不能搞军阀,将领领兵自重的问题必须解决掉,军校是一个学习军事技能的地方,同样是洗脑的地方,这个小伙子那个必须他来当,而且蒋百里基本不领兵,以后也是参谋长一类的角色,根本不用担心。

”这个没有问题,只不过人手恐怕有些不够,毕竟模范团是一个团,还是要有必要的编制在,抽不出那么多教官来当教师。“马腾溪点了点头,他们之后可是要招两万人左右,成立一个新的师,教官明显不够。

“这个您不用担心,那一批é国教官还是不错的,之前不过是人数实在太少了而已,而且作为洋人他们不敢放开干涉军务,如果是在学校里面作为教官的话就不会有问题了,再加上我的一些同学,百里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情的。“马成恩给了蒋百里一个信任的眼神,阻止他想要开口推辞的动作,对于这个人的能力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bp;&bp;&bp;&bp;

&bp;&b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