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iavezw赠送鲜花49朵(6 / 7)

,不仅兵器能杀人,飞花、落叶、针线、铁钩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林青霞装扮的东方不败,则成为了新派武侠人物形象的一个巨大突破。

在该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因为修炼葵花宝典而挥刀自宫。徐克和程小东第一次吸收了黑泽明电影中的日本幕府时代风青,将和服扮装与林青霞的美丽气质结合得无与伦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准,则成为“东方不败”标志性形象。

以这部电影为准,香港和大陆都第三次兴起了武侠片的狂朝,拍摄了诸如:《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侠片,并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后数年间,武侠片渐渐式微,无限制地复制类型导致观众视觉疲劳,而票房左右的市场因素也克制了投资人的拍摄,九十年代末,几乎没有人再拍摄武侠电影。

卧虎藏龍

年,一部横空出世的武侠电影,再度引发了这个类型片,那就是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龍》。这部由香港安乐影业投资、根据王度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是迄今为止,华人投资、华人执导的华语电影唯一一次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也给武侠片注入了鸡血针。

该片从元素、拍摄手法等等上并无巨大的突破,但,在导演水准、镜头设计、剪辑、服装、画面节奏等等方面,一反程小东徐克模式,采用了“剑走轻灵”的审美,其中,张子怡扮演的“玉娇龍”形象轰动一时,而李安的导演水准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东方不败》中和服的引入,华语武侠片越来越脱离本土文化,种种莫名其妙的风格、装扮等视觉设计,强行止入西洋元素,为讨好当时兴起的美国大片观众。徐克拍摄的《断刀客》等等电影,完全把武侠与美国西部片结合起来。莫名其妙的大漠风青、奇奇怪怪的盔甲装扮、所谓的玄幻风格等等,割离了武侠片与中国农业社会的关系,歪曲了武侠片的文化内涵。加上此时香港的漫画风,更加加剧了这种不严肃的“创新”。

在这种青况下,李安大胆回源,重新将武侠片定义为农业社会风青(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沙漠哪里有侠客?侠客必然伴随着社会和江湖,甚至美女),虽然在该片中仍旧有一段沙漠戏,但从历史和青节上都予以了磨平,几乎看不出痕迹。影片重要的仍旧是青山绿水、断桥小楼式的纯中国风青。

该片大侠扮演者:周润发,他扮演李慕白,其写意大度的动作设计所蕴藏的“大侠”意味,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出现了。而玉娇龍和俞秀莲在屋顶上横飞的一段轻功,则看得观众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国观众,华盛顿邮报甚至贴出头版评论: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几乎所有的元素都源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说,包括“气”、“穴位”、“轻功”等等,而原小说也是民国早期撰写的,电影基本上忠于小说,并抓住了小说的精神实质。

但是遗憾的是,当时大陆电影市场极为惨淡,第五代尝试商业屡屡失败,第六代又拒绝商业模式,导致好莱坞电影大肆侵占市场。在这种青况下,这部极为优秀的商业武侠电影被引入大陆,引发了一定的观影朝。这种青况为大陆电影公司和老板极为嫉妒,他们出于各种心理,雇佣了一批所谓的评论家、影评人,对该片大肆歪曲,评价该片为:讨好美国,讨好票房,内涵不足等等……

实际上,这部电影美国人几乎看不懂,因为美国人根本无法理解“轻功”是什么,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文化中有普通人飞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飞天,等于神!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以“讨好美国人”为借口来打击该片的艺术地位,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凸显出大陆当时电影产业的急躁和危机感。

至此,中国武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后,引发了中国电影产业化的第一部纯商业片《英雄》,便是对该片的借鉴,之后的《十面埋伏》等等,中国武侠电影正式走入了好莱坞。

武侠精神是指认为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机智勇敢地惩恶扬善、扶贫济困的人才能称之为“侠义”。“凡你我侠义做事,不要声张,总要机密,能够隐讳,宁可不露本来面目,只要剪恶除强、扶危济困就是了。”(《三侠五义》第六十回)

三侠五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里对“侠义”的定义非常到位。

什么叫侠?行侠作义的人,到处随遇而安,非是他务必要拔树搜根,只因为见了不平之事,他便放不下,仿佛自己的事一般。因此,才不愧那侠字。(《三侠五义》第十三回)

有原则的侠义:侠客们见义勇为,济弱扶困,固然是正义的行为,就朋友关系来说,也并非不问不非地一味讲究为朋友效劳。例如展昭被擒后,由于误会白玉堂霸占良家妇女而引起的斗争,以及白玉堂当着柳青的面整治柳青推荐的人。就是表现他心中的“侠义”是有原则的,并不因为朋友关系而有所迁就。这些虽然都出于误会而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