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们也过去。”见李尘父女向彩灯摊走去,李二也带着晋阳公主、兰陵公主和长孙无忌跟上。
李尘的女儿想要彩灯,而自己的两位公主也是想要,女儿家对这些好看的东西总是缺少免疫力。
而且他也有些被李尘所感染,隐约有着一丝想比较的意思。
嗯,似乎是想比谁更疼女儿吧……
到了彩灯摊位前,李尘见每只灯笼的灯穗上,皆是挂着一张字条,没错,这应该就是灯谜了。
在之前他有一段时间对灯谜什么的很感兴趣,所以是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现在看到古代的灯谜,也不禁饶有兴趣地驻足看了起来。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又叫“灯虎”,故而这猜灯谜又叫“射灯虎”。
观灯猜谜,三国时期,猜谜盛行,灯谜形成规模,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这是一种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习俗。
灯谜由谜面、谜目和谜底构成,通过谜面(谜题)和谜目(提示)去猜测谜底,一旦猜中,便可得到礼品(一般为灯笼)。
而据李尘了解,解谜的方法众多,包括拆字法、离合法、增补法、减损法、半面法......
至于李尘背上的芽芽,她可就没那么多的想法了,静静的伏在李尘的背上,看着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彩灯,开心极了。
“我想要一盏花灯,娘亲快猜一盏灯给我。”
“这灯谜可真是太难了,恐怕也只有金榜题名的状元,才能写出这般谜面来了。”
“慢一点,别跑得太快,呆会我们还要去龙鸣寺。”
“......”
来来往往的声音甚是喧嚣,芽芽兴奋的看着一盏又一盏的彩灯,时而指着喜欢的灯给李尘看。
石榴灯、樱桃灯、西瓜灯令人情不自禁的想到美味的水果;骏马灯、大雁灯、鲤鱼灯则是令人对奇妙的动物世界心生喜爱,还有一些是有关民间故事的灯笼,也是颇为有趣。
李尘也颇感兴趣地细观这些灯笼上的图案,一个个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可见制作者独具匠心令人惊叹。
看了许久。
“芽芽,想要哪个彩灯,告诉爹爹,爹爹帮你赢回来。”他才回过头向背上的芽芽开声问道。
“芽芽都想要了。”芽芽拍动李尘的肩膀,开心的拍着手掌说道。
“芽芽,这些彩灯是属于大家的,还有很多的人要猜谜,很多的稚童也像你一样喜爱灯笼,你全部要了,其他人就没得玩了哦。”李尘语重心长的说道。
“那好吧,芽芽就要三盏就行了。”芽芽悄声道:“兕子姐姐也要有三盏,淑儿姐姐也要有三盏。”
“好的,爹爹答应你,你可以选灯笼了。”李尘欣喜道。
李尘原本以为,挑花了眼的芽芽,至少也要一刻钟的功夫,才能选出一盏灯笼来,没想到他话音刚落,芽芽便不假思索道:
“我要那个,有樱桃可以吃的灯笼,还有那个有西瓜吃的灯笼,最后一个选有桃子吃的灯笼。”
李尘哈哈一笑,随即招呼摊位前的伙计:“还请将樱桃灯、西瓜灯、桃子灯的谜面取来。”
“这位官人,我们的摊位是整个灯谜街难度最高的摊位,同时破解三道灯谜可不容易哦。”伙计倒是厚道,尝试劝道,因为彩灯一拿出来,猜不中那就得给钱了。
“爹爹,芽芽的灯笼不会被抢走吧?”芽芽忧声问道。
“不会。”李尘轻轻拍了拍肩膀上芽芽的手,柔声安慰道。
“但取无妨。”李尘大手一挥,豪迈无比的说道。
“好嘞。”伙计应了一声,迅速取来三盏灯的谜底。
一时之间,李尘周身聚集了不少游客,这些人大都一身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人的打扮。
无一例外,他们之前之所以驻足在这里,就是因为正对着谜面苦苦思索,眼见有人要同时解开三道谜面,一个个都来了兴趣。
一旁的李二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笑,都能看懂对方想说的话。
“李尘先生天纵之才,如今却来这里解灯谜,可真是着实有趣。”长孙无忌压低声音说道。
“还不是因为他的宝贝芽芽,芽芽要什么灯笼,他就解什么灯谜。”李二微笑道:“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什么都擅长。”
与此同时,李尘手持三道谜面,却是看也不看的,拿起摊位前的毫笔,稍稍蘸上墨汁,径直对准手上的字条。
“想也不想,看也不看,这么快有了答案吗?”
“这是在做什么?就算是捣乱也不能这样捣乱吧?”
“哪有人能这么快解谜的?这是在开玩笑吧?”
“......”
耳畔,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都把李尘当作捣乱的人看待了。
至于李尘,哪里会理会这些异样的声音?只是持笔写字的空当,就阅尽了谜面。说巧不巧,这三个灯谜居然都是他之前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