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来和诸位大臣解释解释,我这侄儿是如何当上朕的御史中丞的吧。”当李二明显心情不好的声音回荡在两仪殿中嗡嗡作响。群臣连忙正色的坐好,一幅认真的姿态。当然,也不乏真有好奇长孙钰而认真听的。
长孙钰撇了一眼从龍椅上站起来的李二,他的脸色有些阴沉。
今天虽然是有人攻讦他,但是没成想他道理的时候误打误撞干出来一片庸官,这想来是触到李二的眉头了。
虽然这都是一大帮大臣,都是他长孙钰未来的杠精值供应商,不过他也不会管,今天的群嘲无意之间给他贡献了两万多的杠精值,已经让他很满意了。
再说了,朝堂上会缺官吗?
“诸位爱卿都以为,朕这侄儿,是受其父赵国公的门荫被准许入朝为官的吗?”李二的声音里充满着怒火和不屑。
“朕今日就告诉你们,朕这侄儿,是被朕亲自下旨,勒令为官的。”
这个答案,让许多人的脑袋一嗡,震的不轻,不过更多人则是好奇。一个十三岁的雉儿,为什么会被李二用下旨勒令的方法招进朝廷做官。
李二没有卖关子,朗声说到:“因为朕求贤若渴,朕等不及,大唐也等不及。”
听到这里,群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吹得就有点狠了吧。而那群还等待处置的庸官们,也不敢相信李二的话。
但李二没有休止,似乎要给长孙钰正名一般,如同倒斗一般将他这十三年生平如数家珍的倒了个干净。
“方才有犯官崔健说自家儿子十三岁能熟读论语,已经洋洋得意。你们可知,朕这侄儿三岁启蒙,四岁便开始研学论语,五岁精研四书五经,六岁已能对赋,善琴棋书画,自创瘦金体,七岁精通诗词,做劝学诗,春晓等诗赋百余。岁博通古今,自研君子茶,而后更是潜心于学,十二尝与大儒孔颖达论学强辩。孔颖达自叹朕这侄儿的才学胜之十倍。”
说到这,整个甘露殿已经一片死寂,鸦雀无声。
短暂的沉寂之后,更爆发出一股控制不住的喧嚣。
“我的天啊,此子莫不是妖孽吧!小小年纪已胜大儒!劝学诗,春晓,那百来首是经典诗赋原来都是长孙御史七岁时做的!”
“慎言,这是陛下的侄儿,理当是圣人转世,生而知之。”
“孔大儒都胜不了的十三岁雉儿,这也太夸张了吧。”
“应当是真的,若是有人去找孔大儒验证一番,做不了假。”
“一手漂亮的瘦金体,一壶上品君子茶,那可是当今士族都引以为傲的谈资。”
“长孙大人藏的深啊,如果我家的混小子能有长孙御史御史一半的才干,老夫也不用靠门荫将儿子送进朝堂了。这是来自房玄龄的唏嘘。
“长孙大人,某家杜荷可能厚颜参加长孙御史今日的烧尾宴?”杜如晦含笑问到。
“某家两个痴儿也一并过来。”在儿子的前途问题上,房谋杜断表现出了高度一致。
“听听,老夫说了吧,长孙小子可是个小宝贝,把儿子塞给他准没错。”程咬金也在武将这边尽情卖弄着。
文武百官不断的议论,他们实在需要花一些时间接受,毕竟长孙钰这一手文学上的造诣,可是许多人一生也做不到的目标。
且不说这边安座的文武百官,这边一个个被点名的失足,官员更是如坐针毡,他们方才提出的攻讦,现在就像一个个巴掌一样抽回了他们自己的脸上。
长孙御史何德何能?
如果连长孙钰这样的才华都不够资格入朝为官,那他们这一大帮就更加没有资格混进朝堂了。
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好像米粒之光与皓月争辉一般,虽然现在他们也做不了官了就是。
看到底下的百官们尽情的吹捧自己的侄子,李二心中的情绪也平复了不少,便再次问到:“诸位爱卿说说,朕这侄儿,值不值得朕下旨勒令为官。”
“陛下,您的动作也太慢了,按老夫看来,长孙小子岁便可征召了。若是培养的好。少年甘罗也不算啥呀。”程咬金这边毫不吝啬的吹着。
“是啊,只是当时时逢战乱,我与隐太子不合,唯恐朕这天赐的贤侄夭折,这才按捺不用。如今大唐新立,朕破格征召,是他已可堪大用;朕也想告诉天下士子,朕求贤若渴之心,只要尔等有才,朕不拘一格,大胆任用。”
“但是,朕万万没有想到,朕的朝堂之上,居然藏污纳垢,还有如此之多的尸位素餐之徒。”李二阴沉着脸,狠狠的瞪着那一帮庸官。
这帮庸官终于扛不住李二的压力,直接跪地求饶到:“陛下,臣等虽无功,却也无过啊。”
“如不立功,不替朕这大唐江山添砖加瓦,朕要尔等做甚。来人,将这一帮尸位素餐之徒通通打入大理寺,严加审问。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胆敢以权谋私,将一群昏聩之徒举荐朝堂。”李二按捺不住怒火,直接怒斥,也下定了追查到底的决心。
“陛下,饶命啊。”
“陛下,臣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