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一石二鸟(2 / 3)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4895 字 2019-07-19

果不答应,那就是欺君之罪,搞不好会把他们的脑袋摘下来又挂到正阳门上去,同时,昭告天下,说是他们两人乃是欺世盗名之徒,嘴巴上说要为国为民,忠君报国,可真要让他们做忠君报国,为国为民的事情,他们就怕了,不敢了。这和他们之前努力营造出来的形象,就完全不同了。

这还是清流还是正人君子呸那些官绅会怎么想不知道,但绝大多数百姓都会看清他们的真相。从此以后,历史留名的,就是他们的欺世盗名而已

如此一来,死得冤不冤,甘不甘心

张溥和吴昌时但凡有一条路可走,绝对不愿意去碰这两件事情的。可是,如今崇祯皇帝就不给他们别的选择,要么背负骂名被斩首示众,要么就只能去接这两个事情。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就一直盯着他们俩。过了一会之后,他察觉到这两人的精气神,似乎明显萎了一点。而后,就听到他们两人先后表态“微臣谨遵旨意,不敢有违”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臣之本份,陛下有旨,臣定然竭尽所能,赴汤蹈火,也要完成。”张溥既然答应了下来,话就说得很漂亮,“催缴欠赋是能立竿见影,为朝廷计,为百姓急,臣愿领此事”

吴昌时一听,顿时就想大骂出声,好你个张溥,你还要不要脸了,不是说好了听皇帝吩咐的么,怎么就自己先抢上一个了

核查官绅优免限额,补交欠赋,这个事情当然要比催收欠赋更为严重。毕竟那些欠赋的,虽然大都也是有官绅背景,可终归还是有一部分是富农而已。但核查官绅优免,这是针对大明官员的,难易程度,可想而知

此时的吴昌时,又一次后悔万分,早知道这样的话,自己该先抢一步的。

这么想着,他自然不甘心,就连忙跟着奏道“陛下,微臣对催收欠税略有心得,由微臣去做,该是能立竿见影”

“”张溥一听,无语了片刻,眼角瞅着吴昌时,真想破口大骂了,还要不要脸了,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这明显是来抢了啊

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就立刻也跟着奏对,说他也有这方面的心得。

这两人,就在御前吵了起来,且越吵越凶,火药味也慢慢地出来了。

崇祯皇帝那可能不知道他们这么吵,其实都是不想去核查官绅优免。呵呵,自誉为正人君子,国之清流领袖,却是这样一幅嘴脸

在让他们吵了一会,感觉他们的感情彻底破裂之后,崇祯皇帝便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就见他微笑着说道“卿等二人,如此积极,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好了”

终归还是要圣裁的,吴昌时和张溥听到皇帝要决定了,不由得立刻敛声屏气,等着听皇帝怎么决断。

“卿等二人,都负责各自地区的官绅优免核查以及催缴欠赋。”

听到这话,两人不由得都是一怔,没想到争来争去的结果,就是两人谁也不比谁好,都一起接了两个事情。

这么一来,张溥不由得恨死了吴昌时,都是他要和自己抢,要不然,自己就只去办一个催缴欠赋就可以了。

而吴昌时自然也恨张溥,你要不和我抢,我会这么倒霉

崇祯皇帝才不管他们两人心中想什么,就又继续说道“卿等二人皆出自江南,对江南很是熟悉,且江南又是大明赋税重地。因此,张卿就巡按应天府、镇江府以及扬州府,而吴卿就巡按常州府、苏州府以及松江府,专门督办这两件事情。到明年夏粮收获之前,必须要给朕一个结果。”

说到这里,他语气又和缓了一点道“只要做得好,朕就提卿等二人为巡抚,再扩大范围,为朕分忧”

他们才中进士几年而已,如果正常熬资历的话,那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升任巡抚的。要知道,巡抚可是大明的高级官员,封疆大吏了。

可是,要是有点选的话,不管是吴昌时还是张溥,都不想这么快当这个巡抚的。实在是这个差事,会得罪太多的人了。别的不知道,就是他们通过复社建立起来的人脉网,都会因此分崩离析。

而复社,其实是他们两人,特别是张溥能有今日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他获得的最大政治资源。这个人脉网,不但能让他当上巡抚,甚至入阁当首辅,都不是什么难题的。

想着这个,张溥心中就更是悲痛万分,皇上为什么要选自己来做这个事情难道是因为自己和这吴贼都给太子授课的原因想想还真可能是这样要不然,只是复社事情的话,皇上可能早就问罪自己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这么一想,张溥不由得后悔万分,早知道这样的话,就不会趁着皇帝不在京师,推动舆论,让自己的贤名传到皇后那,就不会给太子授课,也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

名声太好,有的时候,也不是好事啊

崇祯皇帝才不管他们两人怎么想,对于他来说,这个事情,算是一举二得了。

他们两人,去他们的老巢,他们名声最好的地方核查官绅优免限额,催收欠赋,就必然会和原来支持他们的那些官绅交恶。如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