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长安有危,诸子传人(1 / 2)

大唐武德七年。

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万铁骑南下,号称要XueXi并州,报复李渊不臣之罪。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得报,急派秦王李世民率大唐精锐,悉数前往并州增防。

颉利声东击西,利用突厥骑兵优势,绕过并州防线,直取关中,大军越过沿路诸城,兵临长安。

京师大震。

……

长安东郊龙首山下,诸子乡。

村子藏于在大山深处,qun山环抱。

山外有传言,这座神秘的乡里居住的乡民,都是当年秦末归隐的诸子百家后人,因而取名诸子乡。

进乡的道路千回百转,常年云雾缭绕,据说到处是阵法机关,唯有精通五行八卦的人才能进入。

乡内众圣殿,一名少年负手而立,环视着一尊尊先贤石像,眉宇间的神色,似在沉思抉择。

“巨子,长安若失,大唐必定土崩瓦解,介时突厥的铁骑将踏破大江南北,我汉家百姓将再次遭受五胡乱华的噩梦!”

“你身为墨家巨子,诸子传人,天机盘选定的天命战神,理当铤身而出,为天下百姓而战!”

身后白发苍苍的老叟苦苦相劝。

少年眉头微动,隐隐似乎动容。

“当今天子毕竟是你祖父,血脉之亲,于公于私,巨子都理当出山力挽狂澜呀。”

少年蓦然转身,目光刚毅豪烈。

“当年母亲带着我流落民间,多亏乡亲接济才活下来,大丈夫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算我李昭不是什么诸子传人,我也绝不会坐视他们被胡人ShaLu。”

说罢,少年抄起兵器架上的三尖两刃刀,转身昂然而去。

“侠肝义胆,正气浩然,看来我诸子的英灵果然没选错人……”

老叟望着少年健硕背影,捋着白须微微点头,眼神流露着欣慰神色。

然后,他眼神一动,觉察有异,忙问:“巨子为何不使家传的擂鼓瓮金锤,令尊当年执此神兵,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我若使先父遗兵,他们必识破我身份,我不想看他们骨ròu相残的一幕,帮他们渡过这一劫后,我自逍遥乡野,朝堂江湖两不相干!”

少年说罢,再无迟疑,背负三尖两刃刀,一步步走出这座供奉着诸子灵位的圣地。

……

长安城北,十万突厥铁骑往来奔腾,滚滚狂尘遮天蔽日。

北门城头上,李渊怒视着城外耀武扬威的突厥人,眼睛通红,拳头狠狠的击打在了城垛上。

愤怒,却又无奈。

大唐一统天下不足数年,百废待兴,而东突厥却空前强盛,号称控弦百万。

此时大唐若与东突厥决战,胜负尚未可知。

就算勉强取胜,必定耗尽民力国力,四海沸腾,重蹈隋炀帝滥用民力,天下瓦解的覆辙。

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作为开国之君的李渊,面对东突厥一次次的入境烧杀抢掠,只能选择被动防御忍耐。

不想今日,颉利可汗竟然兵临长安城下,京师危急,大唐颜面尽失。

“李渊,当年你晋阳起兵,若非我大突厥恩准你称臣,你能有今日的风光?”

“你以为你得了隋朝的天下,就能跟本汗平起平坐了吗?本汗这一次兵临长安,就是让你知道不臣服于本汗的下场!”

城前的颉利可汗,极尽霸道嚣张,根本不把长安城的大唐君臣放在眼里。

他控弦百万,大唐国土来去自如,自然有嚣张的资本。

近年来他频繁入侵大唐,抢掠的财货人口不计其数,足够他享用多年,此番南下,他不为抢掠财富,只为一件事:

逼迫李渊称臣!

只要大唐称臣纳贡,突厥勇士用不着刀头舔血,年年就能得到大唐数以亿计的岁贡,还能得到李家宗室女人的和亲。

此外,逼迫中原皇帝称臣,他颉利就将成为大突厥最伟大的可汗,那种无上的成就感,岂是区区财货可相提并论。

“颉利,你欺人太甚!”

李渊发出一声低沉怒吼,身为大唐皇帝,在自己家门口被如此羞辱,纵然他再能隐忍也无法冷静。

“建成,药师,你们可有破敌之计?”

李渊看向了两个最倚重的人,眼下大唐最能打的李世民被派往并州,还在率军前来驰援的路上。

“父皇息怒,小不忍则乱大谋,城外敌军至少十万铁骑,我长安城内只有三万兵马,只能坚守,万不可出城一战,否则正中颉利下怀。”

李建成自知打仗能力不济李世民,自然不敢逞强,提出的方案倒也稳妥。

李渊再看向李靖。

“颉利太过轻敌骄傲,我观敌军毫无阵形章法可言,若能有一员猛将出其不意冲乱他的中军,我城内兵马再趁势掩杀,未必不能破他十万铁骑。”

李靖用兵能力远在李建成之上,并未被突厥人的声势震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