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者们走的有多光明,那么自利主义者们爬的就多卑劣。
而序列这一百多年,男性天体智慧直接入这混世阴阳割分晓。
序列纪元122年5月3日
序列远征舰队用核武轰炸洗了一波后,天池地区一颗颗高耸的参天大树,在火焰冲击波的洗礼下倒下,当然,更多的参天巨木,则只是被衰减的冲击波撸成光秃秃的杆子。
这种轰炸打击造成的作用只是暂时,这些并联文明发送来的参天巨木物种,下面的根系还在,这些根系可不是碳基生物圈那种只输入养料和养分的“低等植物”。它们已经进化到能相互传输电能。
没错,第四纪地球植物,在整个星际中看来还是非常非常原始的落后物种。远没有进化到更高端复杂的程度。
原始程度就相当于节肢生命神经元和哺乳类生命神经元电流传导的差距,外面有一层绝缘鞘,电流信号传髓鞘路比其他非脊椎生命高两个数量级,简直就是3g和5g的差距。
在这种地下电网的供应下,植物的枝叶被强大天灾打击后,能够快速恢复,而这种植物顶端共生雷达作用的叶片,也能在数十个小时内恢复。
这就给当下战争的双方带来了一个最最重要的战争要素前提。
那就是双方只要打一个钻井,信息链对接数百颗树木的根系信息网络,就能通过骇客的手段了解大片森林顶部雷达叶片对空域搜索信息。战争迷雾就打开了
天见可怜,信息化是地球人类不断追逐的要素。
人类大量的制造雷达站,预警机,盾舰队,然后加强卫星链接,如此众多设备就是为了保障信息化。
而现在这些设备在天泽星球上俯首可见,只要数据系统足够强能攻陷对手地区一颗颗树木的防火墙,就能把对手地区的战争迷雾打开。
而这样,战争态势就变了。
战争首要目的就是信息,如果信息是同代,火力武备体系落后一个代也能发挥作用。话说有卫星体系和无人机体系支撑信息体系,二战战列舰舰队未尝不能对二战后航母编队造成威胁
在太空舰队对地面轰炸了三个小时后,天池地区上空。太空中一束束光团出现,这是数千吨的基地从大气层降落时的场面。
这些大型基地在最后四万米的高空,连续打开了六个巨型降落伞,成功将速度降低下来,然后在火箭反喷作用下,砸到了中央盐碱池中,反推的火焰在和湖面接触后,掀起了巨大的水雾冲击波,这个冲击波,蔓延了五公里仍依稀可见。
然而再次降落的铠甲基地指挥官们并不晓得,下方并没有被轰炸打垮。
外太空的轰炸还没有停止,探恒会确定大气层上空没有后续弹头了,就立刻发消息给前沿侦查团,前沿侦查团在隧道中立刻准备好了无人机,在最后一波轰炸的蘑菇云出现的五分钟后,一波波飞翼侦察机就顶着盘子抵达前线了。
所以说这帮基地降临的位置嘛在其飞船投放降落仓两分钟内,探恒会就根据轨道舱位置预测到了位置。
按照严谨战术打法,就是应该在对方还在半空中降落的时候,启动反导系统,对这些降临基地进行拦截。
但是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探恒会这边能很好的配合,但是全球的圣仰帝国却没这个水平联合会战。
要知道,这是一场全球战争,现在太空舰队是在全球环绕的。
这就意味着现在用导弹反击,必须要面对整个外太空的太空舰队轮着一波火力压制,这张底牌不应该这么早打出来。
大规模导弹拦截的前提只有两个“第一,己方全球的反击网络跟得上节奏,这样才能无所顾忌的反击,第二,敌方将三分之一以上兵力投入到天池区域,天池面临巨大压力顶点,自然会和其来一场互换模式的对轰炸。”
总而言之,就这一两个基地的投放部队,没必要让整个固定发射井部队暴露。好刀用在刀刃上,现在直接用二级手段应付一下就行了。
宙足命令反击基地继续隐藏,命令落点周围的地面部队预备好从地下出击的准备。此命令下达后,在天池高原附近山脉的地下洞穴中一辆辆自行火炮、短程导弹战车内,成员精神抖擞开始待命。
此时在南边山脉中央基地,宙足站在大厅上,看着面前墙壁上悬挂的巨大地图。
巨大地图上的天池地区南北环状山脉上的命名分别是天山北与昆仑南,所以呢,此时宙足所在基地,叫做昆仑1
在大厅中,一个个人员在和其他地区系统通讯时是这样对话的。
通讯员1“筋斗云122号,这里是昆仑1,这里是昆仑1,听到请回答。”
通讯员2“天山23号,这里是昆仑1,汇报擎天系统。”
通讯员3,通讯员4
这种情况,让珊瑚星球的陆博雅心里充满了怪异。
陆博雅啧啧“我这是到了东方的历史线吗”
回到大厅中,宙足正在指导着参谋部体系运作。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