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中东打不开缺口,徳国同样打不下西班牙,所以同盟国的战略计划就要转变一下。
这么硬打下去,除了增加伤亡之外,并没有什么意义。
可以说,这一次同盟国的双线战略,实在是太过于轻视北约。
还想在双线战场同时爆发,不可能的。
9月3日,同盟国开始调整战略,放弃中东地区的进攻战略,转攻欧洲。
中东地区虽然打不下来,但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其实没必要非得占领中东。
只要把欧洲打下来,中东地区的北约联军,就废掉一半了。
如果在把美利坚打下来,那中东地区就不攻自破。
头脑清醒了之后,苏联和徳国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对ying国下手。
德军动员了180万大军,苏联也派来了150万大军,加起来330万大军开始在英吉利海峡边境集结。
北约联军的海军部队,看到同盟国的军事调动,马上派出舰队,想要封锁英吉利海峡,不让同盟国陆军登录。
如果光是拼海军实力,同盟国肯定拼不过。
但问题是,同盟国根本就不跟你拼海军的舰队,而是耍流氓。
在英吉利海峡疯狂的投掷水雷,放整个海峡都布满了。
在岸边架起岸防炮,只要北约舰队敢过来,就是一顿打。
最狠的是,徳国研究出的抛射鱼雷。
这个抛射鱼雷,就跟未来的导弹鱼雷的思路差不多,但技术却天差地别。
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路基设备瞄准英吉利海峡内的战舰,把鱼雷抛射到空中,然后入水飞快的朝着敌舰进行攻击。
听起来没什么鸟用,但这玩意在英吉利海峡的杀伤力,却非常的可观。
因为英吉利海峡太窄了,最近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
拿着望远镜都能够看到对岸士兵脸上的青春痘,这么近的距离,舰队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所以,徳国直接耍流氓,不跟你们拼海军,直接封锁英吉利海峡。
北约联合舰队面对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拿同盟国联军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同盟国军队通过海峡,登陆ying国本土。
当然,ying国也没有坐以待毙,在英吉利海峡的海岸线上,架起了堡垒。
可问题是,ying国的海岸线太长了,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防守的万无一失。
ying国只能防守那些容易登陆的海岸线,可那些不容易登陆的地方,也不是完全无法登陆。
从9月18日起,德军和苏军开始登陆ying国本土。
双方在狭长的海岸线上,进行了惨烈的攻防战,其激烈强度堪比诺曼底登陆。
德军先头部队25万人,进行抢滩登陆。
登陆点一共有7个,其中三个是ying国重点防守的地区。
但就算这样,徳国也毫无畏惧,直接刚正面。
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4点,25万只抢下了2个登陆点,但却战死了16万人。
有了两个登陆点,苏联军队跟上,源源不断的士兵登陆ying国本土。
9月20日,德军抢下了5个登陆点,后方的三百万士兵,如同潮水一样,涌向ying国本土。
9月20日,德军抢下了5个登陆点,后方的三百万士兵,如同潮水一样,涌向ying国本土。
这个时候,ying国终于守不住了。
9月21日,ying国军队后撤,退守到早已布置好的防线。
在这道防线上,有法国的残余部队,荷兰的残余部队,比利时的残余部队,有美利坚的部队。
可以说北约已经集中了大部分力量来到ying国本土,一定要守住ying国。
北约联军总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30万。
9月24日,进攻三天的休整和等待后勤补给,德军和苏军准备完毕,开始攻击。
两万七千辆坦克,一万两千辆,三十五万门重炮,对北约防线发起猛烈攻击。
北约一方也同样很猛,五万一千辆坦克,三万辆装甲车,五十万门重炮,直接怼了上去。
双方加起来,八百多万大军,在长达370公里,纵深60-150公里的防线战场上,进行了一波团战。
从9月24日开始,一直打到10月17日。
德军装甲部队三十九次突破北约联军防线,但都在最后一道防线上,被M20火箭筒给灭掉了。
北约联军也组织了六十七次反冲锋,想要把同盟国军队赶到海里去,但都被同盟国阵地上的苏联守军给拦住了。
在这场23天的战争中,双方各损失兵力一百多万,受伤一百多万,总伤亡打到了惊人573万。
双方的坦克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五万三千辆,装甲车损失两万七千辆,重炮损毁五十五万门,手榴弹7000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