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斑块旋磨导管的顶端为一镶有微细钻石颗粒的金属不锈钢钻磨头,
导管进入冠脉堵塞位置,郑仁打开钻磨头。
钻磨头焊接在一根长而柔软的螺旋旋转导管上,由其后接的气轮机驱动高速旋转,其转速为180000200000转in。
其高速旋转时可将粥样斑块磨成细小的碎屑并被冲洗至远端,碎屑可通过毛细血管床。
导管内有一空腔用以通过一根025c、长300c导丝。
驱动轴装在43f聚乙烯鞘管内,操作时鞘管内用加压40kpa,并且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起冷却和润滑作用。
斑块一点点被磨掉,郑仁的神情却没有放松下来,两条浓眉皱起。
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即便以巨匠级的介入手术水准,依旧很艰难才能才有可能完成手术。
看来手术训练时间要多用一些了
虽然有“巨款”,可是郑仁还是特别小心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手术训练时间。
天知道什么时候这些训练能派上大用场。
难怪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外科学研究院的循环介入医生不敢做,上手才知道,真特么的难啊。
“啪”郑仁仿佛能听到一声脆响。
冠脉被磨漏了
鲜血瞬间充满心包腔。
这要是在外面,下面就该急诊大抢救了。打开胸腔,解决心包填塞的问题。
而以梅哈尔博士的身体状态,可以直接宣布临床死亡。
郑仁额头冒出汗了。
手术,失败。
再来
再一次的手术,五分钟后宣告失败。
再来
郑仁在系统手术室里,专注于手术,异位面的时间流逝完全没有注意到。
一眨眼,连续22天的手术训练结束了。
528个小时,31680分钟,枯燥、乏味的训练一口气做下来。
郑仁没有疲惫,反而充满了一股子异样的兴奋。
需要极大毅力才能做到的事情,郑仁当做是娱乐,像是包夜玩游戏一样,三万多分钟,眨眼即逝。
不吃,
不喝,
不休,
不眠。
但手术,还是成功了
不是一次偶然的成功,郑仁连续做了三十台类似梅哈尔博士的冠脉闭塞开通术,手术完成度全部100。
但还没有结束,这只是一个意外,一个开始。
因为梅哈尔博士异常的凝血状态,所以光是开通冠脉,是远远不够。
郑仁绝对不想手术成功,几个月后,梅哈尔博士还要再面对一次同样的问题。
这次能开通,并不代表着下一次也能。
手术的创伤,不管水平多高,都是会留下来的。而且梅哈尔博士还在不断衰老,身体渐渐有改变。
下一次,就算是郑仁都不敢保证能再次做旋磨术成功。
即便是成功,也只能让患者生存期延长几个月,随后还要无休止的面对同样的情况。
郑仁在手术完成度100的情况下没有下台,而是取过一根可回收支架,研究了一下。
这根可回收的带膜支架,是临床普遍应用的那种。
郑仁少有的考虑了很久,这才把可回收带膜支架下了进去。
撑开实验体的冠脉,实验体在系统面板上残留的红色迅速消退。
手术到这里,应该结束了。
但郑仁没有动,他有些担心,担心大猪蹄子领悟不了自己的意图。
然而担心是多余的。
心念一动,实验体躺在系统手术室里一动不动。
而时间仿佛过去了几个月,支架里堆积满了血栓。
这才是郑仁考虑的事情,患者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成功,就要看这里了。
他小心翼翼的打开可回收支架的球囊,又下了一个吸收器,把频率开到一定范围,吸收掉落的血栓。
一点点取下带膜支架,很小心,巨匠级的手术水准,依旧要很艰难才能做到。
可惜,不出意外,还是有血栓脱落,流入其他血管,造成动脉栓塞。
体现在实验体上,症状是脑梗。
虽然手术失败,但郑仁却露出了笑容。
是这次进入系统手术室后,他第一次露出笑容。
思路没问题,只是操作手法还有待改进。
这就好,只要方向没问题,一切都好说。
又是不间断的手术训练,郑仁即便以巨匠级手术水准,也做的十分艰难。
这次没用那么长的时间,21小时44分钟的手术训练,郑仁已经可以熟练的取出满是血栓的带膜支架,然后的步骤就简单了,再下一个新的支架也就是了。
这种新术式唯一的问题在于患者花费比较高。
几个月,就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