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圣人都通知完了,帝辛先是告辞了老子,而后又告辞了通天教主,只身一人返回朝歌。
一回到朝歌,帝辛便开始着手准备水陆大会的事情。这个想法是他临时想出来的,在朝歌还一点准备都没有,故而一回来,他便忙的不可开交,吩咐着手下们忙里忙外,这一次水陆大会定要办的风风火火。
听说是圣人要来参加辩论,大臣们大惊失色,纷纷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不敢弄出丝毫差错来。
水陆大会如期举行,通天教主第一个兴冲冲地赶到,而后准提和接引也如帝辛预料的那样一同赶来,最后才是老子慢慢悠悠地走进来。
因为老子的姿态实在太过逍遥,衣服也是随便穿着,侍卫还以为他是哪里来的讨饭老头,拦着不让他进来。
他也不恼火,悠哉悠哉地等着帝辛派人请他,这才又慢慢悠悠地进去就坐。
要是那侍卫知道自己竟敢拦着圣人,恐怕要当场吓晕过去。
因为是来朝歌参加辩论763,四大圣人都化身凡人,于是老子才会被人拦下。不然以圣人的身份招摇过市,尤其是准提和接引还自带佛光,岂不是要惊乱整个朝歌。
四大圣人齐聚一堂,帝辛亲自主持辩论。
但这不是真正水陆大会的开始,只能算是之前的一场热身。
“欢迎诸位能抽空来我大商……”帝辛随便说了一段开场,又说:“请各大学说分别开始阐述自己的思想。”
准提和接引也是以凡人的身份来的,模样是两个光头和尚,身上披着红色袈裟,一身出家人的大扮,脸上均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
帝辛看着准提和接引这难得一见的装束,不由得暗自发笑:到时候就看看你们还能不能保持和颜悦色。
在阐述思想之前,还要跟复习功课一样好好学习学习。
准提和接引身边都摆着一大摞经书,二人手上各自捧着一本,专心致志地研究者佛经理论。
帝辛早就把造纸术在大商全境推广出来,甲骨文和钟鼎文都统一成了简体字,还好准提和接引身为圣人,能认出简体字来,否则非要闹出笑话。
二人一边看,一边摸索着印着经书的纸张,对帝辛发明的造纸术赞不绝口,心想等回了西方世界,也要在西方佛国推广造纸术。
接引看的经书很多,都是帝辛事先准备好的,里面包含着《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这些都是小乘佛法的经书。
两个人端着一本书在面前看的如痴如醉,甚至是看的忘乎所以,左手翻完了一本经书,右手紧接着就从旁边的一大摞经书里面递上一本。
两个人端着一本书在面前看的如痴如醉,甚至是看的忘乎所以,左手翻完了一本经书,右手紧接着就从旁边的一大摞经书里面递上一本。
准提和接引看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佛经,但都觉得自己看的经书很适合自己,有的时候看的起兴了,就一连发出好几声赞叹,像是在佛经当中找到了知己,有的时候看到书中和自己观念不太符合的内容去,便连连摇头,发出几声沉闷的叹息。
帝辛并不去打扰这这两个完全沉浸在自己佛门佛经当中的出家人,只是看着他们时而赞叹,时而叹息的模样暗自发笑,并不时和旁边的通天教主交头接耳上几句。
通天教主没有自己的理论,也没什么书可看,于是就翻看起帝辛的法家理论和到家理论,遇上不懂或是精彩的部分,就抬头和帝辛交流几句,继续低着头看书。
老子的模样就和这几个低头看书的人行成着鲜明的对比。对于即将开始的水陆大(adac)会,他完全不感到惊慌,也不打算做任何准提去,只管一个人在边上闭目修神,到时候顺其自然便是,真是应了他无为而治的观点。
准提和接引的分歧,也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分歧。
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小乘佛法的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
达到阿罗汉果的作用是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而辟支佛果可以让人通过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只是即便达到二果,却也不能成佛。
大乘佛教的观点就不一样了。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修习,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通过六度修习,可以达到佛果,又称“菩萨”,意思就是具有大觉心的众生,这样便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除了这一点分歧,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
正因为小乘佛教只是单独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从自我的生死出发,并不去关注他人,所以大乘佛教讥讽小乘佛教为“自了汉”。
和小乘佛教“自了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