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们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同样吃了一惊,大家都在讨论“龙牙小麦与珍珠米”存在的可能性,很显然没有一个臣子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龙牙小麦与珍珠米”这样神奇的农作物。
此刻突然传来消息,杨广开口就说‘是真的?’
除了“龙牙小麦与珍珠米”是真的,还能有什么。
如今全世界都处于粮食不够吃的状态,不说苦寒的高丽国,即便是富庶的江南,也因为人口众多,同样人均分配不足。
“龙牙小麦与珍珠米”一旦是真的可以做到一年三熟,那如果全世界都种“龙牙小麦与珍珠米”,那可就是全世界整体的粮食产量加倍。
虽然加倍的数额可能只有0.5,那数量也是难以想象的“九零七”。
说不定,“龙牙小麦与珍珠米”一问世,就能解决全世界人民迫切的粮食问题。
“陛下说,什么是,真的?”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杜如晦出列,唐朝的民生产业,都是由杜如晦来管理。
这其中,‘一年三熟’四个字,一从李世民口中说出,就将杜如晦刺激的一个激灵,当时他心中还在想着,如果是真的,那就好了。
没成想,李世民拿着一封信,就将自己所想给说了出来。
杜如晦不敢肯定,却非常迫切需要知晓答案,随即立刻出列询问开来。
“龙牙小麦与珍珠米”确有此事。
李世民将密信中的消息,重复了一遍后,一双锐眼,立刻看向殿前的禁军守卫,根据密信上所言,在大隋的探子,可不光带来了消息,还带来了一小袋粮食,献给李世民尝试的。
“陛下,随密信而来的“龙牙小麦与珍珠米”正在密信当中。”
禁军守卫感受到李世民的视线,立刻明白过来皇帝的意思。
可那“龙牙小麦与珍珠米”禁军守卫并没有拿,事实上,禁军守卫一开始还很疑惑,为什么密信内会有沙沙的声音,如此看来,应该就是那所谓的“龙牙小麦与珍珠米”大米了。
听到禁军守卫的话音刚落,李世民才反应过来,自己将密信拿出后,就再没有看信函的载体信封。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没想到就漏了最重要的东西。
立刻拿起信封,一股沉甸甸的重量在手中出现。
将密信倒置,随着一阵哗啦声音出现,装载密信的托盘上,立刻出现了散乱的一小把米粒,其中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仔细看去,立刻分辨出,这一把散乱的“龙牙小麦与珍珠米”,分为两种。
拿起信封之时,李世民立刻猜出这“龙牙小麦与珍珠米”的重量不足二两,此时倒出来后,更是清楚的判断出其数额,也就能蒸约一碗半的米饭。
单单从外观,李世民就已经万分惊讶了,那饱满胖大的米粒,绝对是连李世民都从未见过的新品种。
“来人,立刻将这蒸了。”
李世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试这新品种的‘米’了,此刻他的心中,已经完全相信武媚娘对自己的忠诚。
与此同时,他更想要知道,这种米到底有什么神器的地方,既然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终归是与自己本国的大米有不同的地方吧,不然怎么可能呢?
抱着这份心思,在煎熬的等待中。满朝臣子们,也都纷纷期待着,大家都一言不发,这件事一旦是真的,那可是可以给大唐带来巨大改变的东西。
抱着这份心思,在煎熬的等待中。满朝臣子们,也都纷纷期待着,大家都一言不发,这件事一旦是真的,那可是可以给大唐带来巨大改变的东西。
期盼的同时,也纷纷带着一丝严谨。
等待总是漫长的,满朝文武连同李世民,从未想过,原来蒸熟一碗饭既然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连着催促了三次,终于不敢再继续催,担心御厨将米给蒸坏了。
耐心等待了好一会,“龙牙小麦与珍珠米”终于蒸好,端了上来。
端着米饭的太监出了一头冷汗,之前三次催促,都是他负责的,此时不光是他,连负责蒸饭的御厨也跟脱力似得,瘫在御膳房内。
这还是第一次唐皇因为一碗饭,追了他三次。
只要这次不死,这绝对是他,能够吹嘘整个后半生的一项巨大资本. .
与此同时,碗揭开的瞬间,整个朝堂突然出现一股奇香,香味能够确定是米饭的浓香,可这香味的覆盖也是在太广了。
这么点米,刚好煮出了一碗而已,既然就有如此效果。
眼看着李世民拿起金筷夹了一些放进口中,整个大殿中清晰可闻,四处冒出咽口水的声响。
这?怎么可能。
李世民征战沙场,这李唐江山可以说,有他打出来的一半,李世民也是有武功在身的,而此时,一口米饭入口。
只是稍微咀嚼两次,吞咽而下的饭粒,一入口腹,既然转化了一丝丝的内劲,充斥进了李世民的身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