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基金会(1 / 2)

送走安吉拉-林德沃,罗南休过一个假期,又回到了工作忙碌当中,《谍影重重》在北美热度正在缓慢衰减,票房累计达到了1亿3560万美元。

海外依然在不断扩大放映规模,已经先后出现在了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市场上面,海外票房累计收获7857万美元。

相比于北美,这部影片的海外反响稍微要差上一些。

这也在罗南的预计之中,毕竟针对罗伯特-陆德伦的宣传,真正发挥作用的,也就是在北美市场。

估计海外也没几个人会承认罗伯特-陆德伦“现代政治惊悚”之父的名头。

与此同时,使馆影业这个暑期档发行的第三部影片,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致命弯道》将会在七月下旬上映。

这部虐杀类的恐怖惊悚片,属于典型的短途爆发选手,主要的票房产出都会集中在前两三个周末,如果首周票房扑街,基本意味着商业上的失败。

所以,各方面的宣传也在不断加大力度,连筹备《死神来了》续集的吉尔莫-德尔-托罗也暂时放下筹备工作,转而投入到《致命弯道》的宣传推广活动当中。

这种恐怖片的宣传没什么好说的,属于好莱坞一贯的类型。

制造些某个地区存在连环恐怖杀手的谣言,再配合影片的一些镜头与标识,适当的制造些恐慌气氛,如果能引起社会性的大恐慌,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但《女巫布莱尔》之后,再想利用这种欺骗性手段,太难了。

不过这种血浆虐杀片子,一向是北美传统的强势恐怖片类型,倒也不用做太特别的宣传,就能引起恐怖片爱好者们的关注。

上映时间定在七月下旬,也是传统暑期档的尾声,这个时间段观众因为钱包和热情消耗的关系,进入影院的数量相对会少很多,导致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影片,很少选在这个时间段上映,而且现在那个叫做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导演暂时不算出名,还没有把七月中下旬发展成为所谓的诺兰档期。

相对较小的竞争,受众相对较大的血浆恐怖片类型,再加上试映中反响的不错,《致命弯道》在七月初就敲定了2300家开画影院。

这也与使馆影业推出的影片接连大获成功有关。

影院公司也是追求商业利润,一家发行公司发行的影片总能带来大笔利润以及巨大的客流量,下一部影片自然能获得影院公司不错的资源支持。

距离《致命弯道》上映还有三周之久,各种宣传推广已经大范围展开了。

罗南会参与计划制定,会审阅具体的计划,但具体的宣传发行工作,很少再直接参与,使馆影业下面有的是专业人手。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使馆影业北美发行渠道日趋成熟,海外发行网络逐渐完善,发行电影早已不是困难的工作。

罗南约了黛娜-安普顿律师和斯科特两人,商讨筹建中的基金会事宜。

“资料已经备齐,我和黛娜律师也申请正式注册。”斯科特简明扼要的说道:“最迟在八月中旬,两家基金会就可以获得审批通过。”

罗南点点头,问黛娜律师:“法律方面呢?”

黛娜律师说道:“法律方面不存在问题,你完全符合注册个人基金会需要的条件。”

罗南又问道:“私募基金呢?”

斯科特率先回答道:“成立问题不大,但招募资金需要注意。”

黛娜律师详细解释道:“美国的法律规定,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有资格的投资者。而所谓有资格的投资者是指,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并且最近两年的年均收入高于20万美元,或包括配偶的收入高于30万美元;如以法人机构的名义进行投资,则机构的财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

罗南缓缓点头,这方面的规定其实是比较严苛的。

黛娜律师继续说道:“在1996年9月1日之前,不多于100个有资格购买者投资的私募基金不必经过美国证券委员会的批准,1996年9月1日后,根据美国的《国民证券市场改革法》的规定,这一人数限制增至500人。”

罗南笑了笑:“500人,好像范围还是挺宽的。”

顾名思义,成立他的个人基金会主要用于他的个人投资,把手中不断获得的各种收益和分红,在9月11日之后转入投资市场,抄底某些股票。

资金不算多,但以现在股市的情况,未来的收获会很大。

这也能让他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关键时刻用来作为逆转局势的后手。

而成立的私募基金会,则是这个年代北美比较少见的电影投资基金会。

就像证券类基金会吸纳投资主要投资证券一样,电影基金会的目的,也是为了吸纳外来资金,然后投资电影项目。

罗南进一步问道:“我建立的电影基金会,投资沙海娱乐制作的影片项目,没有法律问题吧?”

黛娜律师立即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