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美人倾国(4 / 4)

多或少都出身高门庶子,寒门,甚至平民,但哪怕没有学识的,头脑聪明有潜力,是可塑之材的,萧函都愿意收下。

“拜见王上。”众人激动或郑重道。

这十二人还不知道之前被西羽探子调查过,但在萧函亲自来找他们,并且表明身份后。

心头所谓的家国大义,在挣扎了一下之后就放弃了,果断投靠了新主。

不是谁都能在被打压看不见出头之时的日子里坚守住什么家国大义的。

坚守忠义气节的人值得敬佩,但良禽择木而栖也不可谓不是种聪明果断的选择。

要是那种被洗脑得彻底,甘愿为家族牺牲,做别人的踏脚石一生卑微为奴为仆的人,萧函也不会要。

这些人其中还有携带家眷的,都被萧函允许了,还让手下抹去了痕迹。

她不在乎他们过往是卑微还是凄惨,只要他们以后能为她所用,为建设西羽出力。

现在还只是十二人,但日后,就说不定了。

戴着黄金面具的萧函在看了一眼大熙都城后,就骑上自己的良驹随着西羽使团车队离去了。

……

两年后,大熙太子闻秀继位,改年号皇佑。

同时北方边关烽火渐起,草原的赫图十二部落趁着大熙新帝继位,有意来占便宜,咬下一块肥肉。

大熙新帝先是布置兵力防守,后是暗中遣重臣谢意前往西羽,向西羽借兵,结盟抵御野心勃勃的赫图,以解大熙北方之危。

璇玑女王答允,最后由多兰将军带兵十万和大熙北地精兵两相夹攻赫图,联手对赫图造成重创。

大熙解除了北方之忧,而西羽也借着这场战事割下了赫图的一大块肥沃的国土,越发强盛。

皇佑三年,

随着大熙与西羽互通往来,西羽任用汉人为官的很快传遍了大熙,且不问出身,不拘一格求取人才。

西羽的财政和军权都牢牢掌握在璇玑女王手中,凡是重大决策都由女王做主。大熙有许多空有才华却无出头之径,甚至是碍于出身,无法施展才能的人,也纷纷慕名跑到了西羽。

到后面甚至有已经考取了功名的举人秀才,还有许多到西羽谋生开垦荒地经商的百姓,男女都有。

有不少官员向陛下谏言,要求下禁令,然而皇帝也是无奈,因为这本就是当初借兵联盟的条件之一。

不然当初西羽怎会帮助大熙硬杠上强大的赫图,而不是趁火打劫蚕食大熙,比起肥沃的草原,大熙繁华的北城,鱼稻丰美的江南水乡岂不是更好。

闻秀虽早两年知道西北驻军糜烂松懈,但短短两年他作为太子也做不了太多能改善军备的,当时情况之危,西羽提出的条件又不算过分,便答应了下来。

条约只说不禁止两国百姓迁居入籍,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何况此事一旦开了头,根本无法回头,再堵也会有更多的人去。

已为重臣的谢意,因是世家嫡系出身,也不好评论此事,若要留下那些人,势必会削弱世家贵族嫡系的利益。

皇帝也只能放任之,眼不见心不烦。

但这种被别人,还是邻国挖墙角的感觉真是糟透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副本完结啦

强行解释副本名

论美色足以倾国可美人已坐拥一国又何须他人倾国相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