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时,人们便开始怀念起汉武的功绩来,说他总揽英雄,驾御豪杰,威震百蛮,恢拓土疆”
“陛下,看,同样的汉武皇帝,同样的事迹,同样的后世子孙,说起汉武皇帝时,或咬牙切齿,又或对其推崇备至,那么敢问,汉武皇帝,到底圣明不圣明呢”
弘治皇帝沉默了,他抿着唇,眉头轻轻皱起,似乎认真的思量着方继藩的话。
“人都是贱骨头。”方继藩道“都是善忘的啊,当安定的时候,他们觉得汉武皇帝这样的人,妨碍了他们。可一旦天下分崩,异族侵门踏户,到了那时,便又开始追思起汉武皇帝这样的天子来,皇帝贤明与否,后来之人自有评价,至于他们说好说坏,当世之人,何必顾忌呢儿臣在想,陛下可能要问的是,太子适合不适合克继大统。若是陛下这样问,儿臣的回答很简单,当今天下,已到了求新求变之时,开弓没有回头箭,变则通,不变则死。太子殿下提倡新学,推行新政,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建新军,诛逆贼,震慑四夷,这也是人所共知。他亲力亲为,提倡科学,使百业兴盛。如此种种,还不足以证明太子殿下的能力了吗太子殿下早已长大成人,他有他的念头和想法,可能他想要缔造的天下,和陛下所思的天下不同,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只要边境无人侵扰,那么太子殿下,将来就会是一个合格的天子。”
“儿臣乞用全家担保,太子殿下若克继大统,定是万无一失。”
弘治皇帝听着方继藩的这番话,又陷入了思索。
如方继藩所言,自己的这个儿子所想的连弘治皇帝都看不懂。
弘治皇帝的脑海里,浮现出太子的模样,心里不禁一暖,他可能遥想起了那个乖巧的孩子,也可能想到那个渐渐变得叛逆的少年,想到那个总有惊人之语的青年
“他是朕的骨肉,朕本该最了解他,可实际上”弘治皇帝摇头道“朕却不如你。”
方继藩谦虚的道“陛下,儿臣惭愧的很,儿臣其实所了解的也不多,很多时候也是跟不上殿下的节奏。”
弘治皇帝微笑“朕最信得过的便是你。你既敢用全家作保,那么朕也就放心了。”
方继藩一愣,立即道“陛下,这这只是比喻,未必能作得数的,儿臣儿臣的意思是哎呀儿臣”
这个话题头痛了方继藩努力去抱着自己的脑壳
弘治皇帝道“好啦,不要再抱自己的脑子了,你的脑子疼不疼,朕会不知”
方继藩一脸惭愧“陛下圣明,果然明察秋毫,一眼就看穿了儿臣的意图,儿臣这区区的雕虫小技,在高人之资的陛下面前,不啻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不,儿臣绝没有争辉的意思,陛下乃是日月之光,儿臣儿臣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弘治皇帝低头呷了口茶,对于这样的话,他早就习惯了,弘治皇帝等方继藩唠叨完了,方才道“继藩,这样看来太子若是登基,朕可高枕无忧是吗”
这一句话,说的平静,可是极认真。
以至于方继藩不禁疏神,诧异的看着弘治皇帝“陛下您的身子”
弘治皇帝摇头“朕的身体,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朕老啦,精力有所不济,此次叛乱,令朕心有余悸,朕终究不是什么明察秋毫,不是什么圣明的天子,否则岂会有此不察所以朕想传位太子令太子即皇帝位,你看呢”
历史大神晴了的新书隋唐君子演义的新书已经肥了,又是一本有趣的历史类,大家可以去看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