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百丈潮头定风波(1 / 3)

月沉吟 卿妃 5374 字 2017-11-08

第七十七章百丈潮头定风波

风有些厉,欲雨的山头泛出一丝黛青。

“大帅!”手持军旗的哨兵大步疾行,于马下跪膝,“禀大帅,前方百里即为乐水。”

卧蚕眼微虚,北梁柳氏宗主、三国伐青总帅柳寻鹤望着山雨欲来的前方紧皱双眉:“荆雍两军可至?”

自定乾四年春末的那场战争后雍厉王殒,残兵败将拥护着没落王室一路北逃,同定乾三年偏安一隅的荆王一般,苟延残喘在梁王的庇佑下。因为战国季世,因此又称后荆、后梁。

“回大帅,两军还在路上。”

“不是定在今日寅时二刻到达各自战点么?”

副将看着容颜微青的主帅,轻声道:“两军来使说秋雨时至,不想误了日期。”

仰天闭目,柳寻鹤重重叹息。

“大帅,只是晚了一两个时辰,或许……”

“或许?”一声重哼,几许唏嘘,“你当韩月杀是何人?”

一朵乌云掠过头顶,瞬时,风声鹤唳。

千里之外,云都——

“兵贵神速啊~”明黄色的衣袖抚过纸上山河,不带一丝烟云,“六幺。”

“奴才在。”

“什么时辰了?”

“回王上的话,刚过卯时初刻。”

“哼~”桃花目微掀,带着难以言传的兴味,“十万战百万,孰胜。”

句是问句,却不带一丝疑虑,听得几位肱骨之臣嘴角微扬。

“三国联军虽号百万,可荆雍不过是些临时拼凑的老弱残兵。对韩将军和雷将军来说,真正可称上敌手的只有梁国那四十万北府兵。”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肩任左右两相之职的聿宁。

“梁国卧北而居,这些年积蓄了不少兵力。北府将士多为良家子,大帅又是慕城柳氏,这一仗取之恐不易。”御史洛寅秉承一贯的作风,谨慎说道。

“梁王虽是满口仁义道德,此番却甚为狡猾。战书递至我国的次日联军就已出现在乐水之西,分明是早已行军,如此韩将军和雷将军只得以十万精兵先去应战。”新任司马路温难掩愤恨,“那梁王就只会耍心机。”

“耍心机么?”桃花目微挑,凌翼然斜眼看向后宫方向,“自三年前刘洵(梁王)就开始了啊~”

此刻,景明宫里一派戚戚。

“王上当真不见?”含泪看着一列摆放的白绫、毒酒、短匕,三年前风光嫁来的梁王亲妹容妃刘真颤道。

青宫的执刑太监看也不看,只拖长了语调:“这三样若娘娘还不择一,奴才怕是要替娘娘选了。”

“王兄虽让本宫……可本宫却从未…从未……”红唇抖了抖,容妃捂着脸哀哀低泣, “王上……真儿是爱您的啊……”

“娘娘—”

“这三年…这三年…都是假的么?”锦袖上,泪如雨。

“娘娘—”声声催命。

“你的心竟这么狠、这么狠、这么狠……”容妃轻轻地重复着,渐渐变为切齿之音,“难道都是虚情假意么?”扑到窗边,她冲着远处怒吼,“你的心里就只有那个死人么!”

“来人啊。”

拂尘一挥。

“送娘娘上路。”

…………

暴雨连天迷蒙了视线,山林中柳寻鹤立马环顾,身边的将士也是同样行动。

原以为韩月杀和雷厉风会分兵作战,可没曾想他二人竟汇至此处,趁着这场秋雨来个水淹三军。而他的北府兵不善水战,这一淹便士气全无。

“大帅!”探路兵踩着泥水踉跄跑来。

柳寻鹤驱马下坡:“快说。”

“荆雍两军早在三个时辰前就已全军覆没。”

“什么?”柳寻鹤怔怔跌坐马上。

也就是说在上一次传令后两军就遭遇了强敌?

横马立于崖上,柳寻鹤看着山下自水陆两面攻来的青军不禁蹙眉。

荆雍两军实力虽不济,可总有几十万兵力,不是几千先锋军就可以牵制的,更何况是屠尽?

山下,青国骑兵举起长刀朝四处逃窜的北府兵头上抡去,满耳尽是刀入血肉的嗤嗤声。丢盔弃甲的北府兵有的手脚并用爬向山丘,有的竟慌不择路跑向乐水。而等待他们的不是韩家军的马蹄,就是雷厉风的箭雨。

恰是马踏黄潦起洪波,苦雨如悬隔战船。

“原来如此。”柳寻鹤恍然大悟。

“大帅?”

“传我帅令,三军入山!”

此次三国联军早在战书送到青国前一个月就已秘密上路,按理说三国提前到乐水阵乐,应该是以逸待劳,可没想被青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想以十万战百万,只有快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便是不可分兵啊。

卧蚕眼微眯。

是了,荆雍两军就是被山下这十万众所灭。凡事皆有两面,而兵贵神速的另一面就是疲乏。若抓住这点,胜负就在反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