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中国芯”起源(为盟主三無修大地4/4)(1 / 2)

“侯科长,有什么话,就明说。这东西,咱们大家都清楚,国际禁运,我们在海外的渠道,搞不到这样庞大的数量,否则我们也不会谋求国内生产。”郑宇成咬牙说道。

他的心中,没有表面上这样平静。

谢凯的心中同样紧张,他就怕听到这些转折的词汇,“何科长,有什么问题,请直说,我们能解决的,都会尽最大力解决!”

“是啊,我们那边的实验室条件,都无法搞出这样的芯片。”沈海鹏也点头说道。

404对于这芯片的重视程度,从郑宇成几人一直守着,连饭都不去吃,就可见一斑。

“困难倒是没有,不过我们生产的芯片,体积可能会大一些,耗电量大一些,成本高一些。”侯为贵有些尴尬地说道。

郑宇成知道,国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比国外差很多。

沈海鹏更是专业人士,在这会儿没法说话了,如果体积太过庞大,耗电量过高,芯片就没有多大的用途了。

数据处理性能反而会因为体积庞大而降低。

“侯科长,只要能生产就行,咱们可以改进生产工艺。”陈德贵知道侯为贵的为人,担心他说出什么影响双方合作的话来,急忙阻止。

生产工艺可以改进,生产线可以做出调整。

失去了这业务,691厂不仅失去技术提升的机会,就连眼看到手的好日子,也会一去不再复返。

“厂长,我们能生产的前提,就是必须对生产工艺做出改进,同时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升级,否则如此复杂的芯片,我们无法生产出来。”侯为贵开口说道。

他也想隐瞒,作为技术人员,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原则。

如果他们提供的产品无法符合404的需求,到时候不仅是他们691厂失去合作的机会,更会害了404。

能搞到这种顶级芯片图纸的单位,不可能是不懂的。

“既然工艺需要作出改进,生产线可以升级,那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陈德贵急了。

这侯为贵怎么回事?

难道是出国考察的时候伤到了脑袋?

怎么就一根筋呢。

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下来之后再解决不就得了?

非得当着面说,人家不同意咋整!

“究竟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说。”郑宇成有些急了。

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非得在这里卖关子,急死人了。

“体积将会比68000芯片大三分之一左右,成本将会贵一半,每一枚的造价将会达到三十多,我们出厂价最少需要五十。”侯为贵看着郑宇成,咬牙说道。

郑宇成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沈海鹏。

沈海鹏则是看着谢凯,他也不知道这样状态下的芯片能否符合使用,只有谢凯最为清楚。

“耗电量增加几成?”谢凯问道。

“大约4成,运算能力会因为散热问题而降低约20%,具体只有等样品生产后进行测试才能知道。”侯为贵的这些数据,都是经过他们初步估算之后得出的数据。

“样品什么时候能提供?”谢凯问道。

“如果现在就开始弄,三天内可以完成。”侯为贵说道。

“那就投入样品的试制!”陈德贵急切地说道。

一年六百万的订单,怎么能放手呢。

“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样品,我们也无法大规模提供。厂长,我们没有改造整条生产线以及扩大生产线的经费。”侯为贵对着一脸急切的陈德贵说道。

不是他们不想接这个业务,而是各种条件对于现在的691厂来说,都不具备。

郑宇成沉默了。

谢凯也是沉默了。

一说到钱这事情,他们都变得比较谨慎。

一条生产线上亿,要是691厂说得引进一条生产线才能生产,他们还不如自己引进。

“改造生产线,至少需要投入八百万的费用。”侯为贵看着陈德贵,告诉他,改造生产线需要投入多少。

“多少?”侯为贵跳了起来,“八百万?改造生产线需要那么多?”

现在别说八百万,就连八十万,691厂都拿不出来。

上面下拨的研究经费,一年也不过百十来万。

郑宇成看着谢凯,询问谢凯的意思。

谢凯只是摇了摇头,他不能确保691厂不是为了骗取八百万经费。

投入八百万给691厂改造生产线是小事情,只要能生产出来,很快就能把成本回收回来。

怕的就是投入了八百万,最终啥都没有。

“我们国内做集成电路时,厂里只考虑是否能实现芯片功能,从来不会考虑成本,电路在电镀的时候,会很厚,好几个微米。数量少,成本问题不会凸显。不过当数量多达几十万枚的时候,这成本,就可能增加到上百万……”侯为贵对着谢凯跟郑宇成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