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赵氏有些惭愧,觉得自己不是会持家的母亲,让儿子为家庭担心实在是不该。宏志安慰的拍下母亲。
“这个想法是从城东、南、西、北的李、胡、余、骆家想到的。他们卖的东西都是我们没有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他们商铺单单一件东西就要几百文钱了,假如我们也有一样别人没有的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为哥哥学习用银担心了。”
白桂抛出的说法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很能打动白赵氏的心。
“小白,你还小。这事哥哥和母亲可以解决的,你好好读书才是。你也知道你是个天才比哥哥还要厉害,你努力会考个状元的。”
白桂打断哥哥的话,“哥,有问题大家一起扛,那才叫家。
我不能看着你和双亲受累,一个人独乐乐!”
有问题大家一起扛,这才叫家。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宏志。
一时间屋子寂静了下来。
等母亲擦干了眼泪,宏志才问白桂道:“你打算怎么做?”
白桂看看望着自己的哥哥和母亲,坐起来认真的说:“我在进城和出城的时候发现有很多进城找散工的汉子们都聚集在城门口,我们在城门口支一个茶水摊,卖茶卖这个。”
“都是些穷人家才会进城找零工,他们也吃不起啊!”白赵氏担心。
“娘,牛大伯家、白鹅村都很穷,或者说我们都很穷是不是?”
白赵氏点点头,宏志拇指在桌面上比划着。
“我们向他们买那些好的橡子,让他们剥壳要那些子仁。
我们像磨豆腐那样,先将子仁放在水里浸泡1~2天,每天换水1~2次,去掉涩味。
再用石磨磨成浆,装进缸钵里等容器,沉淀后,倒掉上面水分,再过滤,把过滤物晒干即成粉状。
最后用这些粉加入些许糯米粉做成又大又便宜的米糕,卖给进城的人肯定很受欢迎。”
白赵氏想了想问大儿子道:“这样可以吗?”
“成本不大,可以做。但先要把这橡子粉和米糕做出来。”
拉起摊子做生意很简单,但是白家现在没有什么人可以支配出去,总不能让家里的两个女人去做吧。
于是,白桂就请牛大壮和牛武过来帮忙,牛大壮士打杂的,牛武是专门讲故事的,至于收钱、制米糕和煮茶水都是张嬷嬷的工作。
如果说牛武的故事很简单,那你就错了有宏志和白桂这两天才在什么带有地方色彩的聊斋志异没有?再说真的没有故事了白桂不是有订单大名的《西游记》吗?
一场故事不用说多,正午帮工们没有工作的时候说上一两个时辰就可以了,其他时间牛武就帮帮忙刷个碗。
半个月过去,茶摊的名声也打出去了。很多人进城的人都想来茶摊买一块又大又便宜又好吃的米糕。
一块成年男子巴掌大的米糕三文钱,女人巴掌大的小米糕就两文钱,很多进城妇人都会选择买三文钱的,一买就是两三块。
夜里,白桂和宏志算半个月的收益,一箱子又一箱子的铜钱让白赵氏和张嬷嬷很是开心。
宏志的算数和白桂数出来的铜钱对上,“十五两半。”“一万五千五百。”
两兄弟相继笑了笑。
“真的有这么多!”白赵氏不敢相信,仅仅是半个月居然有这么多了!
十五两是什么概念?牛家一家子六七年的积蓄,白赵氏一个月里最大的收入。
张嬷嬷很开心,为大家开心。以前一直以为会拖累主子,现在就不用担心了!
“接下来怎么办?”宏志问白桂。
“曾加食材的种类,吸引更多的人。还有请捕头家的洪婶婶过去帮忙,减少张嬷嬷的工作量。”
张嬷嬷有些担心,“这会不会太多人了?”
“不多,我们的米糕好吃,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吃过。比如那些店铺里的掌柜的和小儿。等洪婶婶熟悉了就让牛大伯去送吃食。”
“小白这个想法不错,嬷嬷以后可能还是要靠你了。”宏志郑重的对嬷嬷说。
“这怎么能说辛苦呢?主家好了,我这下人的才算好。”嬷嬷看了看白赵氏。
白赵氏回应一下嬷嬷,“嬷嬷对我们是真心的好,我们要牢记。以后荣华富贵都不要忘旧人。”
兄弟俩站起来对母亲作揖,“孩儿明白。”
新的消费行业产生带动几种工种,早晨牛蛙和牛二壮带着家里的货物进城,见城门的摊子还是那么热闹,心里高兴的很。
“牛蛙,我们先去白夫人那再过来帮忙。”牛二壮催促牛蛙离开。
牛蛙今年是第一次进城,对于热火朝天的父亲很是开心。这就证明爹的工资有保证,家里有大收入,五叔很快就可以娶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