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行路难(近四千字章 )(2 / 3)

大隋秦王 清河云上 4638 字 2018-12-18

“瓷英姐姐这是怎么了?”

在她看来,渊瓷英的脸色变来变去,脸上的表情时而迷茫,时而坚定,时而颓丧,又时而明亮。

“少郎君,今天能不能不读书了?”

马车外面,穆离骑在马上,苦着脸跟杨浩求情。

杨浩一口回绝:“当然不行。读书跟习武是一样的,必须每日不辍。我且问你,你一日不习武会怎样?”

穆离一呆,道:“一日不习武,我身体都难受,肯定受不了!”

杨浩点点头:“那就是了。读书跟你习武是一样的,什么时候你养成一日不读书,身体就难受,我就不用督促你了。”

穆离挠挠头,颓丧道:“那恐怕要到我七老八十,也未必能做到!”

“嘿嘿嘿”

&nbsp

;秦叔宝使劲憋着笑,却仍然止不住发出声来。

杨浩转头看着秦叔宝,沉声道:“叔宝你别笑!我也说你呢,《六韬》你通读完了吗?”

秦叔宝立刻收了笑容,愁眉苦脸道:“额读是读完了,不过,读完了没记住多少”

“……”

杨浩听得一头黑线。

良久,才语重心长道:“叔宝啊,你以后可能当名将啊,不可如此儿戏!读书要用心读,晚上我和你们一起读。穆离你也是,以后混个名将出身多好。”

穆离撇撇嘴,小声道:“我才不稀罕什么名将呢,我还是更愿意当少郎君的侍卫!”

秦叔宝心有戚戚焉,刚想点头赞同,突然看到杨浩阴沉的面孔,嘿嘿笑了笑,什么都没敢说。

杨浩看着两人,心中无比郁闷。

穆离也就算了,从小就是野孩子,不爱读书挺正常的。但是为什么秦叔宝也不爱读呢?他可是名留千古的人物啊,绝世名将,不可能不通兵法。

“难道我的出现让秦叔宝的人生路走偏了?不然的话,他一直待在军中,说不定能得到来护儿或者张须陀什么人的指点,一下就开窍了。我这样培养的方式不知道对不对呢?”

杨浩心里纳闷着,陷入了冥思苦想。

就在这时,前方的马车缓了缓,似乎前方的官道上出了什么事情。

杨浩一抬头,正瞧见李建成驱马朝他行来。

“建成兄,发生什么事情了?”杨浩问道。

李建成目光在秦叔宝和穆离脸上转了转,才回到杨浩身上。刚才杨浩跟两个侍卫的话语,他隐约听了个大概,着实有些惊讶杨浩与侍从的相处状态,竟然是这样的。

“少郎君,前方道上一座桥垮了,通行受阻了。不过地方官员已经在修缮了,我们可能要逗留一个时辰。”

“原来是这样。多谢建成兄相告!”

杨浩拱了拱手。

“不敢当,少郎君客气了。”李建成欠身避了避。

杨浩挥手示意马车停了下来,让队伍人马皆下车休息。

中年美妇人带着李二和李秀宁也下了马车,来到杨浩身前,盈盈一礼:“妾身窦氏,见过少郎君!”

“国公夫人请少礼!”

杨浩连忙虚扶,回礼。

中年妇人乃是李渊之妻,严格意义上应该算是他的长辈,可不能生受人家的大礼。

窦氏温和一笑,带着两个小儿女下去休息了。

李二临走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往杨浩脸上瞄了好几次,可能是记起了杨浩来。

杨浩冲他微微一笑,算是回应。

白浪河是条小河,宽只有几丈。此河发源于崤山余脉,自南往北,注入黄河之中。历年来,每当冬春之交,河冰消融,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凌汛。

凌汛,是指河流上游的河冰首先融化,然后裹挟着下游尚未融化的河冰,而形成的特殊汛期,一般来说,都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像这次将官道上的木桥冲毁,还是比较少见的。

杨浩和李建成来到河边,河中碎冰混合着河水,滚滚而下,水汽荡漾,倒真有‘白浪河’的意境。

河桥两端早有官吏指挥着民夫施工,尤其是一个青袍官衣的县丞模样的中年人,站在河边,将官衣下摆掖在腰间,赤脚淌在冰冷的河水中,搭手指挥着。

杨浩看的心中一动,默默点了点头。

木桥在杨浩赶到之前,其实就已经在修了,等了约半个多时辰后,木桥合拢,人群中一阵欢呼,那名青衣官员带着民夫们撤了下来,看到杨浩和李建成衣饰华贵,黑瘦脸上浮起一丝歉意,朝着两人拱了拱手,擦肩而去了。

“走吧,建成兄,咱们该上路了。”

杨浩转身回到马车上。

秦叔宝凑了过来,低声道:“少郎君,刚才那官员是此地的县丞名叫王淮,今天四十二岁,此人素来有青名,颇得此地百姓爱戴。”

杨浩听得不住点头,然后诧异道:“叔宝,你怎么知道我想知道这些的?”

秦叔宝嘿嘿笑道:“我察觉到少郎君的目光留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