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子寺风波(二)(1 / 2)

大隋秦王 清河云上 2458 字 2017-07-09

柳明远今年六十八岁了,从十多年前起,他遍任国子寺的博士、录事和主簿等职务,四年前文帝在时,开始任国子寺司业。

如今好几年过去了,虽然体格仍然健朗,在国子寺更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如今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国子寺祭酒曾文忠,年才六十许,还能在祭酒的位置上待好多年。

所以柳明远也不奢望再升职了,只待年到七十便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也就是这样平和的心态,柳明远在处理国子寺事务上,越发的面面俱到,既有原则也不失温情,渐渐有了国子寺和事佬的美名,司业的工作在他这个花甲老人身上游刃有余。

国子寺的东院和北院,住的大多是学生,只有很少的国子寺学官。西院有所不同,住的却大多是国子寺属官。

柳明远正是住在西院当中,这天早上,他正在院子里逗鸟,一个属下急匆匆闯进院门来。

“司业大人,不好了!出事了!”

柳明远看向来人,原来是寺丞杨善平。杨善平往日里非常稳重,柳明远非常欣赏他,今天看到他狼狈而来,有些诧异的问道:“善平,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杨善平跑了一路,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东院出事了,封言雄被人打了!”

柳明远听到这,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又是他!这次他又打了谁?”

“不是,司业大人,不是……”

柳明远焦急问:“什么是不是的,你赶紧说啊,他打了谁——”

“不是!封言雄没有打人,他被人打了!”

柳明远这才听清楚了,不禁眉头跳动,惊声道:“是谁打的他!现在怎么样了?快带我过去!”

年近古稀的老人跟着寺丞,一溜小跑往东院而去。

杨善平在路上给司业大人讲了自己知道的大概情况。

柳明远听完汇报,眉头皱的更紧了。

打架竟然牵涉到秦王嫡子杨浩,再加上封言雄这个小霸王。不就是早晨起来洗个脸嘛,怎么就打起来了呢,这他娘算什么事啊!

柳明远的老心脏有些承受不住的想。

当老人赶到的时候,看到东院空地那儿,聚集了一大堆围观的人群。他拨开人群,终于看到了血气上涌气急败坏的封言雄,还有一脸淡然甚至犹有心情四下留意的杨浩。

事情原委非常简单,双方都供认不讳。

尤其是杨浩,他说的更加的轻描淡写,说自己只是让位子的时候,轻轻碰到了封言雄,对方如何下了水,他也不知道。

封言雄几乎喷出火来,大叫着要上来打架,被几个学官拦住。

“有点麻烦啊,禀报给曾祭酒,让他来裁决这件事吧。”柳明远最后如此宣布。

那个杨浩听完宣布,还对着他行了一礼,让柳明远心里很有好感。至于封言雄那边,可能就不那么高兴了。

杨浩确实很喜欢这个国子寺司业,起码目前的处理,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学官们很快驱散了学生们,让大家各自上课去,人群才渐渐散去。

杨浩带了书籍去学房,今天上的是论语课。

他的座位左边还是空的,右边这次也没有人。

那张氏女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冒名顶替来国子寺读书,然后一天后又消失不见了。杨浩有些好奇的想着。

论语课实在是枯燥,杨浩坐不住,想起了上次张乾璟邀请他去听算学课的事情。

等到上午课结束,杨浩便想着下午去算学课看看。如果同样无聊,他甚至想着要不要暂停在国子寺的学业。诸如左传论语易经礼记仪礼这些课程,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枯燥的浪费光阴,他是不希望的。甚至还不如去练习横刀、步战之法来得有用。

杨浩对历史了解的不是很多,也不知道自己这个身份最后命运如何。但起码他还是属于皇族的,虽然受了母亲一点点牵连,但是他的舅舅还是大将军,可见并无太大的罪过。学习上懒散一些,甚至跟人打架这种事情,怎么也不至于给他定罪吧。

杨浩从崔长芳那儿了解了不少关于皇帝杨广的事情。

就拿杨广继位之后,文帝的第四子,也就是杨广的弟弟杨谅谋反的事情来说。谋反这种历朝各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然而杨广居然力排众议,也只是将杨谅削职为民囚禁起来。杨浩大为惊讶,这肯定不是自己中学历史课本上写的那个残暴的隋炀帝。

有着这样一位宽容的皇帝,大隋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所以杨浩有些时候,也不担心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

反观自己这几次跟人冲突,基本上都是别人理亏。杨浩有足够的自信,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大隋江山能够保住,自己当个闲散的王爷,也不是不能接受。既然是个闲散的王爷,上学偷点懒也更没什么。

如果大隋江山保不住,自己作为皇族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了,哪里还管读不读书啊。

“不能想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