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兴城(1 / 2)

大隋秦王 清河云上 2615 字 2017-07-09

在随后的几日里,杨浩姐姐永丰公主来过一次。

一是看望弟弟病情恢复怎么样了,另一方面也是听说了他即将国子寺复学的消息,各种叮嘱。

杨浩感到很亲切,这个姐姐,有点像后世自己的妈妈。二十多岁的灵魂,十三岁的身体,让他显得有些老成。

永丰公主有些掉泪,心里的欣慰反而要多一些,弟弟终于要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模样,人越发的沉稳。

几天后,杨浩终于带着小鸾,还有石进和几个侍卫,前往大兴城了。

青红墨玉是旧宅的随侍婢女,不像小鸾这种贴身侍婢,并不跟随他。云妈也是旧宅这边的。

杨浩坐在马车里,小鸾随侍车内。

一路上,驰道蜿蜒,但路面还算平整。杨浩是第一次乘坐,并不觉得颠簸。

赶马车的叫小石头,是石进的侄子,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看着老实本分。上路前两天,从大兴城王府赶过来服侍杨浩的。

一行人走了近一个时辰,远远地看到大兴城城郭的轮廓了。

“少郎君,前面就是开远门。不过,我们还要再往前走一会儿,从金光门入城。”小鸾兴奋地给杨浩讲着。

杨浩从马车车窗向外瞧去,入目即是大兴城开远门,城墙高大巍峨,南北绵延。

这就是大隋的都城,在杨浩眼中,比旧城大气磅礴了许多,如同一尊巨大的石兽伏在地表,气度森然。

与后世的现代化城市相比,古代都城,给人视觉冲击更强,让人叹为观止。

很快便到了金光门,城门两侧,各有卫所,城门下队列着不少屯兵。

因为是秦王府的马车,入城十分顺利。

进城之后,街道十分宽敞,而且铺设了青石板,马车极为方便。

街道两侧民居街铺星罗棋布,秩序盎然。

马车经过西市一角,杨浩注视着其中一间酒肆,一脸的好奇。

原来是几个皮肤白皙,鼻梁高耸的蓝眼睛胡女。

小鸾在一旁看看,有些闷闷的道:“胡姬哪有咱们汉人女子好看,少郎君莫……”

杨浩笑着说:“嗯,小鸾就比她们好看多了。”

小鸾腾的红了脸,羞道:“啊,我没有说自己,我是说……额,王妃啊,公主啊,都比她们美……”

杨浩看着蹩脚圆话的少女,补充说:“小鸾也很美啊。”

小鸾大窘。

这时,马车突然慢了下来。

杨浩问:“小石头,怎么了?”

小石头在车外面高声道:“少郎君,前面的路好像堵了,好多车停在前面。”

杨浩透过车窗,向前望去。

前面一座石桥,上面人头攒动,还有不少的马车夹杂其中,行进极为缓慢。

“哦,少郎君,前面是抱月桥,咱们过了这个桥,穿过永安渠,再往前走条街,便到秦王府了。”小鸾在车上解释道。

杨浩摸着鼻子,有些郁闷,在大隋都城,遇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堵车。

“能绕过去吗?”杨浩问。

“能是能,不过绕路的话,得多走两条街。要么退回去,走金光门大街回王府。”小石头回答。

杨浩望见抱月桥往南二十多步远的地方有座小拱桥,马车不能通过,人比较少,心中有了计较。

“小石头,你驾车从抱月桥过去。我和小鸾下车走走,从南面小桥绕过去。咱们在桥那边汇合。”

小石头应下。

“少郎君会不会累?”小鸾担心。

“坐车正疲乏呢,出去透透气,走吧。”杨浩喊小鸾一起下车。

两个人很快到了小拱桥。

小拱桥修的非常精致,还有小台阶,都是青石铺的。

拱桥下是几丈宽的永安渠。

由于没有什么污染,渠水非常清澈。

很快过了拱桥,杨浩和小鸾在路边等着小石头的马车。

桥这边,人群同样很多,马车前进也不畅通。

在杨浩身前不远处,路边停了一辆马车,装饰十分华美,一点不输给秦王府的马车。许是不想绕路,又不想在人群拥挤,只能路边停靠休息的行人。

赶马车的是个驼背老汉,马车包裹严实,也不知道载的是什么人。

杨浩只看了一眼,便不再注意。

人群依旧熙熙攘攘,只听人堆里说什么大兴善寺,还提到陆晴清云云。

杨浩和小鸾在旁边听了个大概,七拼八凑,这才知道路上这么堵,是因为附近的大兴善寺开道场,而且有消息流出说名妓陆晴清也到寺里烧香。

大兴善寺隐隐有天下第一寺的声势,信众极多。每月一次的开道场,场面宏大,香火非常盛。

而名妓陆晴清更是名动京城,自江南入长安以来,声名大振,从者云集。据闻色艺俱佳,冠绝乐林。

两件事情加在一块,就造成了现在这个拥堵的局面。